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3年12月03日

“走出新路子 干出新样子”系列报道

宿迁背街小巷越来越有“范儿”

■ 马凌峰 胡雪琪

平坦规整的路面、整齐统一的门头、粉刷一新的停车线……11月27日上午,走进宿城区市府东路北背街,改造后的街区干净、整洁、有序,让人眼前一亮。整条街以深灰色为风格主线,部分外墙呈仿古造型,与北侧的新盛街墙体风貌相呼应。

市府东路商业街区建于1999年,共有住户770户、商铺400余户。老街“上新”,给这条街上的老百姓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我在这里开店十几年,改造后的小巷环境提升了、路变漂亮了、人流量增多了、店面生意也好了。”李成喜在市府东路北背街经营着一家小超市,谈及老街的变化,脸上满是笑容。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集聚增长,宿迁中心城区尤其是老城区功能配套不足、公共空间被侵占破坏、治理能力不高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背街小巷重焕生机,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近年来,宿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探索城市公共空间“集成化”治理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优化环境、传承文化,“可爱城市”魅力愈发彰显。

“宿迁始终坚持把牢‘品质’这一关键,将各项标准贯穿到项目推进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全面加强系统规划和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高标准、高品质推进项目,努力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示范样本。”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尤文胜坚定地说。

2021年,宿迁正式吹响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集结号”,通过开展“多维度”现场调研、制定“精准化”实施方案、搭建“高统筹”组织体系等措施,精心谋划,系统考量,周密部署,共梳理出六大类50项问题,制定《市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治理领导小组,纵深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在此基础上,宿迁还坚持项目支撑,推行“片区集成+专项提升”的治理模式,聚焦“空间环境、空间布局、空间功能、空间秩序、空间内涵”五大领域,紧扣“96650”工程,市区每年编排实施100个项目,由点及面,深入开展片区化、集成化和专项化治理,不断改善城市“硬件”与“软件”,提升城市“气质”与“品质”。

具体包括,全方位改善空间环境秩序,坚持从补齐民生短板、守好安全底线、优化居住环境等方面工作入手,全面开展卫生死角消除、违法建设拆除、杂乱招牌整治和凌乱管线整规等行动,并针对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缺失,导致公共利益受损、公共秩序混乱等现象,全面厘清空间公私权属,依法收回被侵占城市空间,依法处罚各类违法行为。

系统性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围绕空间实用性和便民性,紧扣“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要求,高标准开展片区和专项规划设计,统筹实施道路、管网、绿化等设施改造提升。

高标准重构空间特色基因。坚持把公共空间治理和文化记忆延续、弘扬新时代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个性化设计、特色化治理,重现了城市特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打造了一批群众活动丰富、品质卓越、富有地域特色和艺术品位的公共空间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宿迁在注重标本兼治,探索“依法治理+共同缔造”的治理路径上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以制规立法求善治,先后修订包括市政设施、城市家具、停车场、广告招牌等35项标准导则;以部门协同求精治,探索构建了“党建+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机制,多部门共同组成的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164个、覆盖950个小区、覆盖率100%,共销号整改小区各类问题3万个;以信用管理求共治,聚焦10项重点监管事项,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全流程、闭环式的信用监管体系,城市管理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率下降75%;以信息技术求智治,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汇聚全市210个部门、4.7万组数据目录、40.1亿条基础数据资源,搭建12个智慧化管理系统,汇聚28个系统平台数据资源,创新3个特色化场景应用,并开展城市安全运行监测场景试点,形成数据资源全新治理模式。

小巷虽小,意义重大,背街小巷里的每一处变化,都承载着居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着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故事。

宝龙南巷、黉学街、矿山路、如意巷、茶壶窑……现如今,一条条承载着宿迁“老记忆”的背街小巷,焕发“新活力”,变身成为历史文化、餐饮文化、网红文化“新坐标”,变得越来越有“范儿”,也助力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加美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