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敏俐:让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正义
见证者:徐敏俐
出生日期:1978年2月3日
■ 本报记者 孙军贤
“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作为法官,从立案这‘第一道窗口’开始,就要认真对待,耐心、细致办好案件,确保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正义。”日前,在宿豫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徐敏俐对记者说。
率先垂范 提升群众“满意度”
1999年,徐敏俐经招考进入法院系统工作,于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从书记员做起,先后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立案庭副庭长,2021年起担任立案庭庭长。
“立案是连接法院和当事人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要做好法院的形象大使,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度’。”徐敏俐深有感触地说。
参加工作以来,徐敏俐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正气,诠释了初心和使命,践行着责任与担当,让诉讼服务更加有“温度”,不断提升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为平安宿豫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司法者,我见证了我国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和变革发展。”徐敏俐说,司法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逐步发挥新优势、彰显新作为。
创新方法 开拓解纷“多维度”
健全多元解纷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徐敏俐和同事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司法为民、服务群众,实施调解程序前置改革,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党委领导、法院主推、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非诉讼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
融入社会治理,推动基层善治。为引导社区自治,宿豫区人民法院推进“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全覆盖工作,深度参与指导化解社区居民矛盾纠纷,并积极与基层治理单位对接,织密解纷网络。“我们通过以案说法、以事普法、以理送法,促进社区文明、家庭和谐,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全区基层治理贡献法院力量。”徐敏俐说。
坚持联动集成,打造多元解纷阵地。徐敏俐把一站式多元解纷融入全区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工作大局,着力夯实乡贤调解、驻院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四大调解阵地,持续优化“家事邻里纠纷乡贤调、简单民事纠纷驻院调、复杂纠纷律师调、类型纠纷行业调”的分层递进、繁简分流的多元解纷机制,并推动立案庭入驻宿豫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参与全区社会治理工作。
勤奋敬业 实现服务“加速度”
为充分发挥速裁团队简案快审作用,徐敏俐持续深化民事、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精准甄别繁简案件,简化审理程序,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提升简单案件快速审理成效。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徐敏俐带领速裁团队依法妥善审理涉住房、劳资、生产生活领域的民生案件,惩治恶意欠薪、人身侵权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加大对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开展健身服务合同、逾期办理房屋产权等群体性纠纷的示范裁判,坚持以小案诠释大义,以司法裁判树立规则,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好。
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作为新时代法官,徐敏俐说,将继续秉持法律信仰与情怀,以公正之心、善良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本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