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宿城
2024年09月13日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 陈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四个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的努力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还是养老、就业等领域,都要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应不遗余力地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然而,量力而行则提醒我们要立足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现实条件,不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确保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

必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普惠性意味着让发展成果能够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基础性侧重于筑牢民生的根基,如普及基础教育、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等,为人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兜底性则是为困难群体提供最后的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这三项民生建设,我们能够直击民生痛点,让人民群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平正义、提升人民幸福感。要进一步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协调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完善就业优先政策,通过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等措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发展。

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增强保障的可持续性,为人民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降低群众的医疗负担,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此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也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完善育儿配套政策等,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宿迁市宿城区委党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