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梧桐巷
2024年11月10日

书架是家庭最好的不动产

□ 胡春华

作家梁晓声说:“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开辟了“阅读角”,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养成了。

孩子开始上学后,我在学校后面租了学区房。租的房子很小,但我仍然想给家里添一个书架,哪怕不是那么大。后来,我去附近的旧货市场买回一个九成新的书架,摆满了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穷啥也不能穷教育,生活再困顿也不能少了孩子的阅读,这是我执拗又朴素的认知,甚至认为买书比存钱更重要。虽然我不能给孩子一座金山,但是我却可以培养孩子坚韧的羽翼,为她日后翱翔蓝天奠定基础。

经常听到有朋友相互询问:“你平时都在哪里读书?”其实这阅读的场所根本没那么重要,哪里还不能读书呢?

租房的那几年,晚上孩子早早入睡,我不敢在卧室看书,怕打扰孩子休息。于是我躲在厨房里读书,守着锅碗瓢盆,我伏在案板前,有滋有味地品味着自己喜欢的书,并未觉得读书的空间有多么悲怆。

冬天来了,厨房没有暖气,我便把椅子搬进了卫生间,趴在洗衣机上读书、“码”字。读到会心处,不禁笑出声来,那一刻觉得这个世界无比美好,内心也变得充盈起来。

在小区门前,时常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推着板车卖挂面,挂面各式各样,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板车上。每次经过老大爷的板车前,都能看到这位老大爷戴着老花镜,静静地读着一本很厚的书。

老大爷每天都出摊儿,从清晨到傍晚,最后,他小心翼翼地收起书,默默地推着板车离开。我猜想这位老大爷曾是一名教师,因为他温文尔雅、沉静从容的神情里,充满了教师特有的书香气。

那年暑假的一个中午,我领着孩子去书店买书。

走过一排书架的时候,看到有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坐在地上安静地看着书。他年轻的面庞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目光深深地陷入书中的文字,在文字中缓缓徘徊着。他的工作服上布满了污迹,还有一道道白漆,但是他神色安逸,写着富足和美满。

你看不到他在工地上的挥汗如雨,也看不出他在生活上有任何局促和不安,因为他的内心是丰盛的,精神世界也没有缺乏。

只要我们想读书,那么“去哪里读书”“有没有书架”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或席地而坐,或倚窗而立,或在公共汽车和地铁的拥挤中,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那是我们专属的心灵家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