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洪县人民法院
“三个便于、三个配强、三个服务” 打造便民优质高效司法服务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泗洪县人民法院立足“三个便于、三个配强、三个服务”工作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民、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司法温度”。
注重“三个便于”,牢记为民根本宗旨。便于及时立案。推进导诉台群众引导员、法治宣传员、诉讼服务员、秩序保障员、庭室联络员“五员合一”模式,每天接待群众100余人次;打造“全银行式”诉讼服务体系,实行身份证预约取号,群众可选择民事立案、档案查询等服务;张贴各类文书样式,配备各类应急物资。便于深入调解。抓住庭前、庭审和庭后三个环节,把调解工作贯穿“立审执”全过程;依托物业纠纷综合调处平台,成功调处各类纠纷500余件;推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机制,案件数量较同期明显下降。便于高效审案。从质量、效率、效果三个维度设定52项考核指标,督促各业务庭室提高办案质效;坚持均衡结案,每天通报结案情况,每季评选“办案之星”。今年以来,共审结案件14306件,12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做到“三个配强”,构建提升责任体系。配强办案力量。严格落实员额法官考察工作责任制,强化审判团队建设;统筹立案、速裁条线力量,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调解员按照“1+1+1+2”模式组建5个办案团队。配强调解队伍。建立驻泗洪县人民法院调解人员库,每周开展1次线上问题解答,每月组织1次调解员业务培训。配强执行队伍。推行“全员大执行”模式,明确审理部门法官执行办案指标任务;院领导班子成员和综合部门人员编入执行小组参与执行,执行力量拓展延伸到4个派出法庭;成立执行督促履行团队,以实际行动将老百姓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坚持“三个服务”,巩固提升实际成效。服务融入。让人民法院与基层治理力量“双向奔赴”,实现“抓前端、治未病”;建成镇级“融合法庭”9个;建立万人诉讼率定期通报制度,按月向县委政法委报送情况,对万人诉讼率较高的乡镇提出工作建议。服务联动。充分发挥公安查人找物优势,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协助执行到位3200余万元;完善与公安局、检察院共同打击拒执类犯罪行为常态机制,移送拒执线索18件20人。服务提效。组织开展专项执行行动28场,执结案件84件,执行到位198万余元;用好执行措施,限制高消费4356人次,发布执行悬赏973人次;开展“终本清仓”行动,恢复执行结案721件,执行到位10878.8万元,移送破产企业13家,涉及金额5743.7万元。
(戚玉广 李兆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