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泗阳
2025年03月18日

以麦田为“课堂” 以“技”制胜保丰收

■ 本报记者 秦海

连日来,泗阳县2025年种植业技术技能培训班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该县农业技术专家以麦田为“课堂”,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小麦春季管理,为小麦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每天一大早,泗阳县众兴街道彩英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继之都会高兴地走进自家麦田,细心地检查小麦生产情况。

今年,刘继之和儿子刘星一起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冬小麦,如今小麦长势喜人,刘继之高兴地说,这得益于刘星购买的植保无人机。从小麦播种到麦田撒肥、打药、除草,都是植保无人机唱“主角”。

刘继之回忆,2015年,他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田间管理十分忙碌。“当时撒肥、打药、除草都是人工作业,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效果不好,粮食产量低。如今有了植保无人机,效率提高了几十倍,1000多亩小麦撒肥、打药,半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不仅效果好,而且人还安全。自家忙完了,还可以给周边农户提供服务。”刘继之说。

刘星信心满满地说,他计划再购买几台功率更大的植保无人机,成立植保无人机服务队,为更多农户提供“一喷三防”作业服务。

刘继之、刘星父子俩的真实经历让参加泗阳县2025年种植业技术技能培训班现场观摩学习活动的农户们感触连连。

当前正值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是大面积提升小麦产量的重要阶段。泗阳县基层农技人员通过“田间课堂”等形式,组织广大农户进行交流、观摩和培训,满足农户“眼见为实”的需求。通过种粮能人现身说法,把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农机装备展示出来,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共同提升,推动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培育基层“土专家”。这一做法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而且保障了粮食品质。

在泗阳县广袤的田间地头,多台智慧农业设备正在全天候工作,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各项情况,做到精准调控水肥比例,对小麦进行“智能投喂”。

“这次培训活动搞得好,我家今年种了500多亩小麦,长势不错。今天听专家现场一讲,我觉得我家麦田里水有点多了,要及时做好清沟理墒,防止发生涝害。”种植户王美玲说。

农技专家介绍,今年初春,泗阳县多地出现了轻微的表层干旱,但下了一场及时雨,为小麦带来了利好消息。去年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冬小麦顺利越冬,苗情普遍不错,为麦苗生长打好了基础。当前,要抓住小麦生长黄金期,在拔节前及时进行除草,做到“三准一匀”,就是“用药要准、时间要准、用量要准和喷洒均匀”,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