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5年05月20日

宿迁:“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 托起大龄智残儿童成长希望

■ 徐可 梁辰

“拍拍手,拍拍手,点点头,点点头……”日前,在宿城区的一家医疗机构内,10岁的小全(化名)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律动训练。

小全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一些对于同龄人来说非常简单的动作,他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和小全一样,在这家医疗机构里,每天有不少7—14周岁智力残疾儿童(以下简称“大龄智残儿童”)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和协助下有序进行康复训练。

据了解,自“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实施以来,该医疗机构积极为大龄智残儿童提供日托养、周托养和月托养服务,并编制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实现“一人一档”。同时,该医疗机构采用个训与集训相结合、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课程形式,大龄智残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智残儿童是特殊群体里的困难群体。如果智残儿童不能及时接受康复训练,长大后很难独立生活。据了解,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目前我国0—6周岁的智残儿童可以享受免费的抢救性康复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2021年,市慈善总会启动了“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并委托市残联具体实施。该项目旨在帮助大龄智残儿童接受免费的康复训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多亏了市慈善总会的‘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让孩子能够接受免费且专业的康复训练。在这里,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教孩子认字、做游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小全的爷爷说。

从最初的走路跌跌撞撞到现在能跑能跳,从最初的默不作声到现在能沟通交流……对于大龄智残儿童的家长来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让他们感动。

在宿豫区的宿迁普济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有着8年从业经验的康复治疗师刘佳丽正在对10岁的吴语(化名)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

“吴语从8岁起就来我们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增强。去年,她参加了市残联组织的旱地冰壶选拔赛,获得了三等奖。”刘佳丽高兴地说。

“对于康复训练情况,我们定期组织康复治疗师对大龄智残儿童家长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均超过90%。”据宿迁普济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主任赵秀莲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服务大龄智残儿童80余人次,除了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外,还组织大龄智残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在特殊节点让孩子们展示才艺,积极融入社会融合。

统计数据显示,自“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启动以来,市慈善总会已提供近3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大龄智残儿童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352人次,大龄智残儿童的家长对“智残少儿 善助康复”项目的满意率达98%。

“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这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市慈善总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苏耀西表示,市慈善总会始终高度重视大龄智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将积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帮助大龄智残儿童掌握基本技能等,增强大龄智残儿童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