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梧桐巷
2025年05月20日

母亲的小满农谚

□ 王婉若

小满未满,麦穗低垂。记忆里,母亲总在这个时节念叨着农谚,像是在和土地、庄稼对话,又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秘密。那些从她口中流淌出的古老谚语,带着泥土的芬芳,也带着母爱的温度,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每年小满前后,母亲总要站在田埂上,望着随风起伏的麦田,喃喃自语。那时的我,蹲在田边,看着嫩绿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总不明白母亲话语里的担忧。后来才知道,这句农谚说的是小满时节,如果雨水不足,麦穗灌浆不饱满,到了芒种,收成便要大打折扣。母亲的目光里,满是对丰收的期盼。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所谓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到小满,村里便热闹起来。男人们忙着检修水车,准备灌溉农田;女人们则围在油车、丝车旁,制作生活所需的物品。母亲是村里纺丝的能手,她坐在丝车前,双手灵巧地摆弄着丝线,嘴里哼着古老的歌谣。

“小满蚕不眠,桑叶正肥鲜。”她一边纺丝,一边念叨着这句农谚。我蹲在她脚边,看着洁白的丝线从蚕茧中缓缓抽出,像母亲的爱,绵长而细腻。那些丝线,经过母亲的手,变成了家里的衣物,也变成了我书包上漂亮的流苏。母亲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希望,也编织着我的童年。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随着小满到来,麦田的颜色逐渐由嫩绿变成金黄。母亲每天都要去田里查看麦子的成熟情况,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收割的日子临近,母亲和父亲开始准备农具,磨镰刀、编箩筐,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割麦子时,母亲总是冲在最前面,她的身影在金色的麦浪中穿梭,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干劲十足。她一边割着麦子,一边给我讲述着关于丰收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她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小满吃苦,胜似进补。”母亲总爱这么说,灶台上升起袅袅炊烟,一盘凉拌苦菜和一碗麦仁粥,便是全家人消暑的美味。邻里间也互相分享收成,母亲会把新磨的麦面分出半袋,换来隔壁婶子腌的咸鸭蛋。爽朗的笑声在小院里回荡,为小满的忙碌增添了几分温情。

尽管离开家乡多年,但每当小满时节,我的耳畔总会响起母亲的农谚。那些农谚,不仅仅是关于节气、农事的经验总结,更是母亲对生活的感悟,对子女的教诲。它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记得母亲教会我勤劳、坚韧和热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