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 生
2025年05月24日

仝德军:剖析政治高考命题规律 构建“趋势—技巧—模块”专业备考框架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政治学科的备考成为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复习,精准把握命题趋势,熟练运用答题技巧,成为提升成绩的关键。本期“名师说高考”系列报道特邀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老师仝德军,为广大考生分享高考政治备考的独家策略。

名师档案·仝德军

深耕高中政治教学一线19年,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在教学实践中,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曾荣获市高中政治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被评为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

高考政治命题趋势与答题技巧

仝德军老师凭借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深入剖析了高考政治的命题规律。他着重指出,高考政治虽然不会直接考查时政知识的记忆,但试题的命制始终紧密围绕国内外时事热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能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时政学习方面,仝德军建议考生将《半月谈》《中国新闻周刊》等权威时政杂志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这些刊物不仅对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还从政策解读、专家视角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把握事件的本质与发展脉络,为运用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在答题技巧上,仝德军指出,考生务必精准定位热点与课本知识的契合点,构建起“时政素材—理论框架—答题逻辑”的完整链条。

以“经济全球化”考点为例,当遇到相关题目时,考生可结合美国推行“对等关税”等典型热点事件,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秩序等课本知识,深入分析美国单边主义行径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本质特征,进而阐述此类行为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负面影响。

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答题方式,既能充分展现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又能使答案内容更加翔实、论证更加充分,从而有效提升得分点。

拆解逻辑、规范术语、融合理论

高考政治主观题“三化”破题有高招

针对政治主观题,仝德军提出“三化”答题原则,为考生攻克答题难关指明方向。

答案组织要点化。考生应将答案分成若干要点,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并使用序号清晰标注,使答案条理清晰,便于阅卷老师查看。

答案表述术语化。答题时要采用教材中的政治术语或时政术语,避免使用生活化、文学化的语言。以宿迁市三模试卷20(2)为例:假如你是杨某的诉讼代理人,请帮助杨某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仝德军逐句剖析了考生答卷中出现的“大白话”表述错误,如将“法律规定”写成“法律上说”等,指导考生如何规范转化表述,提升答案的专业性。

答案编写完整化。考生要坚持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避免出现有理论无材料,或者有材料无理论的情况。

以哲学类题目为例,仝德军强调需严格遵循“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答题结构。(2024年江苏高考21题)某班同学围绕“人类增强技术:不确定的未来与负责任停滞”展开讨论。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审慎对待人类增强技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第一个要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该题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只要把基本理论(原理+方法论)写上,再结合材料分析,还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

政治各模块复习攻略:

抓重点、破难点、连热点

在各模块复习侧重点上,仝德军结合教育部2025年高考改革方向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作为高考政治的基础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需结合《政治与法治》中相近知识点,精准区分易混淆概念,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制作错题本等方式强化基础。

“经济与社会”模块:紧扣时代脉搏,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命题,重点聚焦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践路径、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两只手”的辩证关系等核心内容。建议考生结合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热点案例加深理解。

“政治与法治”模块: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剖析三者内在逻辑关联,通过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案例深化知识理解。

“哲学与文化”模块:采用“二分法”突破。哲学部分着重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学会运用哲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文化部分则需系统梳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创新等主干知识,通过绘制知识树状图实现高效备考。

(陆鹏宇 王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