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以保险力量推动宿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宿迁市保险业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宿迁金融监管分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大局,充分发挥保险业“两器三网”作用,做精、做深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不断发力,用心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以保险力量推动宿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为社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11.24万亿元,累计支付各类保险赔款44.09亿元;全年全市保险业纳税总额4.23亿元。
固本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是保险业的本源。宿迁市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立业本源,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积极推动“五促进五优化”行动不断走向纵深,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创新,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丰富涉企保险产品。宿迁市保险业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通过高质量供给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人保财险代表行业参加各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推介会,围绕企业财产安全、用工风险、责任信用、销售风险四大方面开展保险方案宣讲,创新推出30余款涉企保险产品;平安财险依托针对小微企业的800款专属保险产品,累计为全市3000家小微企业提供132.9亿元风险保障。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共承保各类企业财产保险2.31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223.12亿元,累计支付赔款8239.5万元,有效帮助企业抵御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承保企业职工团体人身意外险1.93万件,提供风险保障1785.05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924.89万元。此外,宿迁市保险业承保各类涉企责任保险8.67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5130.67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67亿元;为企业提供各类保证保险服务3853户次,承担风险保障13.7亿元,累计支付赔款9264万元。
护航项目提速增效。近年来,我市谋划推进了一批强基础、调结构、增动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宿迁市保险业在重大项目建设领域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保险保障职能,探索推出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太平洋寿险支持宿迁7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余额4.27亿元;平安财险承保宿迁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累计为该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达5.7亿元。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支持重大项目建设18个,承担风险保障195.49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585万元;支持重大工程55个,承担风险保障156.15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925万元。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宿迁市保险业通过“监管引领、政府搭桥、银保携手”的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开展“金梭行动”“金穗行动”和“金e行动”。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联合宿迁市银行业走访企业5748户,提供风险保障51.47亿元。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聚焦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组建沭阳木业行业保险“共保体”,开展“保险助力民营小微”专项行动,累计承保企业3797户次,承担风险保障1024.41亿元,保费收入3830.79万元,赔款支出3650.75万元,其中雇主责任险赔款2123.4万元。
助力企业增融减负。宿迁市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增信功能,纾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银保”协作,运用“助贷险”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累计扶持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共282家,累计获得银行授信3425万元。同时,大力开展保险保函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减负,通过投标保证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等,以保单替代传统的现金、银行担保,帮助企业释放流动资金压力,降低担保成本,全年通过保证保险机制累计为566家企业减轻资金负担4.49亿元。
支持外向经济发展。宿迁市保险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优化涵盖海、陆、空运输的货物运输保险,防范货物在途损毁丢失风险;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提供买方商业信用风险及买方国家政治风险保障,有效化解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拓展海外投资保险,支持企业“走出去”,承保东道国征收、汇兑限制等风险;推广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型产品,便利企业通关,降低企业资金占压成本。全年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为全市4家企业出口提供超10.33亿元的风险保障。人保财险打造外派人员综合型保险项目,将安全防卫保险与境外工作人员意外险相结合,填补了国内该项保障的空白,为在高风险国家进行投资建设的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保险服务。
深耕
——绘就乡村振兴“保险诗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宿迁市保险业始终聚焦“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创新“农险+”模式,不断深化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与实践,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风险保障服务。
保障农业稳产增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关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农业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成为守护农业生产的“稳定器”。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全年承保种植业保险1090.1万亩,同比增长10.63%,承担风险总额94.25亿元,同比增长2.38%;累计支付赔款3.25亿元,同比增长33.2%;受益农户34.68万户次,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对种植户的冲击,稳定农业生产信心。全年承保养殖业保险2.09亿头(只),承担风险总额71.28亿元,同比增长11.74%;累计支付赔款1.86亿元,同比增长3.91%;受益农户1.64万户次,进一步推动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稳健发展,夯实乡村产业兴旺基础。
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宿迁市保险业将农业保险产品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发更多符合农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2024年,各保险公司积极研发农险新产品,人保财险开发商业性水稻育秧种植保险、商业性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等11个农业保险新产品,签出全省首单商业性内塘螃蟹扩展保额保险;紫金保险开发水稻、小麦病虫害收获补偿保险等4个农业保险新产品;大地保险开发水稻、小麦收获期降雨量指数保险等4个农业保险新产品;太平洋财险开发小麦赤霉病指数保险、花卉苗木气象指数保险等3个农业保险新产品。
积极助力防灾减损。大医精诚在于治病于未然。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大力推动各保险公司引入第三方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探索建立“1+N”科技化、规范化、流程化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做法被《中国银行保险报》专题报道。人保财险与市农科院、市气象局等建立战略合作,创新推出了“微型气象站”“虫情监测站”等,并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在泗阳县李口镇、城厢街道等地为淡水养殖户的生产场所安装“水保宝”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仪、高清摄像头、监测平台系统,以保险“增量”为农业风险“减量”;太平洋财险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农作物长势,及时掌握出现问题的地块位置、影响面积等信息;紫金保险开发“大田作物虫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在田块安装智能虫情测报灯设备,进行虫害观察和虫情测报,有效助力种植户快速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虫害防治效率,减少用药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宿迁市保险业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在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加强保险帮扶、提升保险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乡村舞台”彰显“保险担当”。2024年,全市保险业大力推广农村小额意外保险、农房保险等产品,为175.05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3479.26亿元风险保障。全市保险业还大力推广乡村公厕保险、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财产保险、农田设施保险等乡村振兴类产品,全年提供风险保障14.30亿元。此外,人保财险等通过农险保单实现增信,累计促成各农村商业银行投放农业保险贷款用信户数超5100笔,用信金额8.5亿元。
完善农险服务网络。为实现保险服务的全面覆盖,近年来,宿迁市保险业加大基层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保险服务体系,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农险服务网络,设立36个营销服务部、1366个“三农”保险服务站,服务人员数量1556名,实现了每村一名“保险顾问”,形成“网络连成片、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格局。通过深入基层服务网点,保险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农户需求,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显著提升服务便捷性与可及性,打通农村地区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守护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服务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是保险业践行“保险姓保”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一直以来,宿迁市保险业围绕保障民生、服务社会,加快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质效,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普惠性的保险保障,向群众提供“省心、省时、省钱”的产品和服务,让保险保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筑牢健康安全屏障。宿迁市保险业持续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广泛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保财险构建了以大病保险为主,各类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为辅的医保服务经办体系,为居民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为全市46.37万人次提供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服务,补偿资金高达5.57亿元,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紫金保险、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大地财险、利安人寿、太平财险、阳光财险8家保险公司组成“联保体”,持续推广“江苏医惠保1号”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项目,覆盖人群36.51万人,承担保险保障67.16亿元,累计赔付支出4452.34万元。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承办全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人群519.42万人,承担保险保障4087.46亿元,累计赔付支出7.56亿元。此外,宿迁市保险业承保各类家庭财产保险56.63万户次,承担风险保障9598.35亿元,累计支付赔款592.78万元;承保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2082人次,累计支付赔款4886.1万元;承保电梯保险4634件,提供风险保障34.78亿元。
撑起交通“平安伞”。一场事故,一场急难,高昂又紧迫的抢救费用筹措常是燃眉之急。紫金保险承办“路救基金”,有效解决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特殊群体无力支付费用等社会难题。2024年,紫金保险累计救助交通事故受害人1758人,救助金额5912万元。近年来,宿迁市保险业持续推动交强险扩大覆盖面、提升保障程度、增强服务能力,更好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承保各类机动车交强险、商业险191.68万辆次,承担风险保障2.57万亿元,累计支付赔款23.36亿元,同比增长6.62%,其中机动车交强险赔付率109.67%,切实保障了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经济利益。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隐患,宿迁市保险业在全市投放1000个“共享头盔”和10个自动存储柜,开展电动自行车“共享头盔随用随还”服务,保障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
精准关怀特殊群体。宿迁市保险业围绕特殊群体风险特征,不断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针对性地提升特殊群体保险保障水平。推进以未成年人保护为基础的关爱体系建设,为55.72万名在校学生承保学幼险及其附加险,承担风险保障4949.57亿元,累计支付赔款2933.33万元;我市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覆盖人群79.73万人,承担保险保障316.87亿元,支付赔款1253.2万元,有效减轻失能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失能人员生活品质;关注新市民群体,通过丰富专属产品供给,积极提升新市民保险保障,提升新市民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为1.93万名新市民提供各类风险保障188.55亿元,支付赔款761.18万元,传递保险行业的温暖与关怀。人保财险推出新市民“安居保”家庭综合保险,2024年共计承保387户,累计承担风险保障3.87亿元。大家财险推出“滴滴保”项目,精准服务广大“滴滴”车主。2024年,为2.44万名“滴滴”车主提供保障金额约631亿元,赔付金额230余万元,为新兴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楔入
——精塑风险治理“智慧盾牌”
风险减量是发展的重点、难点,更是保险行业的“术业专攻”。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积极探索“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向科技借力,将服务链条覆盖灾前预警、灾中救援、灾后重建,实现了从损失补偿到减量服务的“智慧跃迁”。
聚焦供给创新。锚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乘梯、出行等场景风险,由保险公司牵头,组织科技公司、维保部门组建“服务共同体”,通过“保险+服务”新模式,构建“使用+维保+保险”三方运行机制,形成了融“保、防、救、修、赔”于一体的服务模式。紫金保险开发电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通过“保险+服务”新模式,构建“使用+维保+保险”三方运行机制,不仅可以实现电梯运行维护体系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且提高了电梯使用单位现有经费的使用效率,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自项目推动以来,保障单位、小区106部电梯,提供保险保障8.48亿元,赔付金额16.52万元。人保财险创新推出了窨井盖保险项目,借力科技设备实现了窨井盖松动、移位的自动监测预警,护航群众出行安全。人保财险还在行业内率先成立应急救援队,积极融入全市应急救援体系,协助政府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参与各种灾害事故救援行动。
聚焦示范项目。宿迁市保险业紧盯沭阳木业行业保险“共保体”风险平台这一宿迁金融监管分局确立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平台的人防技防、风险控制、常态教育三大功能,通过安装智能烟感等物联网感知设备,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通知企业及时处置风险隐患,提高事故发生后的风险控制能力。2024年,沭阳木业行业保险“共保体”累计为23家试点企业搭建物联网预警平台,安装消防设备524个,接入风险预警点455个,实现风险预警112次,减损金额约500万元。此外,已有200余家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安防教育,教育参与人员2万余人次。
聚焦常规动作。在风险高发季节,各保险公司邀请合作机构专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夏季防汛、冬季防火等检查,对查出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建议,部分保险公司还免费上门赠送企业防洪膨胀麻袋等防灾物资。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累计为1814家企业进行风险隐患“体检”服务,协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形成风险防控闭环。同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需求,为1042家企业开展899场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覆盖5.29万人次。在交通安全方面,各保险公司根据积累的报案数据进行分析,对桥梁涵洞等事故多发地段,组织人员排查水淹风险。在存在水淹风险的地段安装水淹报警器,暴雨来临前组织党员突击队等到相应地点值守,采取打开窨井盖、安放警示牌等方式提示风险。2024年7月17日,我市普降暴雨,全市各保险机构组织人员在市区32个点位,有效劝阻车辆2000余辆。
领航
——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保险行业已经进入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宿迁市保险业持续做优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消费领域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助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为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提升科创保障能力。宿迁市保险业围绕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风险管理痛点,通过常态化走访调研、定制化保险方案,提供科技项目研发转化费用损失保障、科技项目研发责任保障、关键研发设备损坏风险保障、企业财产损失保障、营业中断风险保障、知识产权侵权与被侵权风险保障等保险产品服务,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及时检测企业存在的风险,为我市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保险动能”。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累计走访3064家科技企业,为全市821家科技企业提供203.18亿元的风险保障。人保财险分别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签订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促成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中国人寿推出“员福保”产品,通过线上无纸化投保和免“面”受理服务,简化投保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24年,该产品累计为全市近3000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200亿元。
提升绿色金融质效。绿色发展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宿迁市保险业将“绿色金融”理念根植于业务发展之中,在业务拓展和服务客户过程中加大资源倾斜,重点支持清洁能源、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绿色金融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承保新能源汽车13.04万辆,提供风险保障2199.8亿元,支付赔款2.94亿元;全年承保船舶污染责任险19件,提供风险保障2.13亿元;全年承保环保科技企业434家,提供风险保障85亿元,支付赔款666万元。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力量,保险机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责无旁贷。紫金保险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布局保驾护航。2024年,该公司共承保6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提供保险保障6.7亿元,并为82家光伏上下游企业提供超10亿元光伏安装工程及财产类保险保障。此外,该公司专注光伏产业全生命周期保险产品研发,已开发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性能故障费用损失保险、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补偿保险等创新产品,为我市光伏产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缔造
——践行美好生活“幸福承诺”
客户对保险消费良好的体验感来自诚信、精准的理赔和高效、便捷的服务。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围绕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在加快理赔速度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快捷、温暖的理赔服务,行业口碑持续向好。
“赔”出信誉品牌。面对自然灾害,保险行业承载着特殊使命,其能否迅速响应,不仅直接关系受灾群众能否及时获得救助,缓解燃眉之急,更对社会的稳定与后续重建进程起到关键作用。2024年2月,我市经历了一场暴雪灾害,全市保险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查勘队伍前往受灾地区,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多家保险公司组建重大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理赔人员全员在岗,组成非车险、农险等各类突击小组,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现场进行灾情查勘,逐家逐户清点损失,全力救灾挽损。灾后首日,人保财险完成预付赔款792万元,该公司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了农险全部案件处理,赔付金额3501万元;平安财险为宿迁市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赔款1447.83万元;紫金保险为宿豫区某家庭农场设施大棚支付赔款1050万元。据统计,在受灾严重的农险领域,宿迁市保险业共为166户受灾农户支付5727.56万元赔款,快速赔付使受灾农户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连续性。
创新便民举措。一直以来,宿迁市保险业以切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聚焦民生,服务民生。2024年,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我市交警部门在全市开展“平安乡村警保守护”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村村讲”公益宣教活动,全年累计宣教175场次,参与群众超1万人次,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为解决摩托车、营运货车、营运客车等车辆“投保难”“保费高”等问题,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紫金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6家保险企业开发“宿e保”特定车辆交强险自助投保平台,同时设立26个线下实体窗口。2024年,全市保险业累计承保摩托车、营运货车等六类特定车辆2.88万辆,其中摩托车2.16万辆,实现“特定车辆交强险应保尽保,投保高效便捷”的目标,有效解决了“交强险投保难”这一问题。
严管服务质量。宿迁市保险业在宿迁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持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创新实践,以专业赋能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创新实践提升服务“温度”,切实筑牢金融消费安全防线。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健全保险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宿迁市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拥有35名成员的调解队伍,提供高效的调解服务。2024年,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接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投诉326件,同比下降11.17%,办结率100%;宿迁市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保险纠纷47件,同比增长262%,办结率72.34%。同时,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按月开展异常投诉案件识别认定,全年审核通过异常投诉72件,其中人身险54件、财产险18件。此外,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常态化开展舆情常态监测,及时转办、妥善处置舆情51件,无发酵事件发生。
净化保险生态。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按照“监管引领、机构为主、行业联防、各方协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反欺诈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围绕“理赔从业人员、车物诉讼案件、非车大额赔案”开展欺诈风险专项排查,筛查风险数据5.7万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保险诈骗犯罪线索12起,已破获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联合交警部门建立车险反诈前置机制,通过数据共享、线索共通、案情共研、骗保共治,全年查处调包、揽责、落水车等涉嫌欺诈案件20余起,挽损近300万元;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脱检脱保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警保”数据信息共享互通,提高数据融合应用水平,及时制止脱检脱保机动车“带雷”上路行为,进一步提高脱检脱保机动车参检率和参保率,做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普及保险知识。宿迁市保险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全年举办宣教活动19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8.76万份,触及消费者12.01万人次。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说险》《公益讲堂》等专栏,常态开展金融知识宣教,及时向社会发布涉及代理退保、车辆统筹、保险欺诈等行为的风险提示,进一步深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保险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
这一年,党建引领强基固本。宿迁市保险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理论武装,深化党纪教育,厚植“清廉底色”,扛牢政治责任,持续强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高水平服务。
这一年,行业荣誉硕果累累。宿迁市保险行业协会获评“中国金融传媒2024年度新闻宣传优秀奖”,人保财险宿迁市分公司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24年度服务地方发展先进单位”,中国人寿宿迁市分公司获得“2024年度保险业工作考核第一名”。
这一年,公益向善步履不息。宿迁市保险业组织开展“宿豫区秋季助学捐款”“益起献爱心”“圆梦助学”等公益活动,参与慈善活动78次,参与志愿服务2687人次,公益捐赠290万元,受助群众2.39万人次。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宿迁市保险业以坚实步履镌刻下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印记,在服务国计民生、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的壮丽航程中,交出了一份饱含力量与温度的优异答卷。2025年,宿迁市保险业将以“扛鼎之力”服务大局、以“赤子之心”守护民生、以“革新之勇”驱动未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保险业的磅礴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华彩篇章!
本版组稿:王露 张强 朱婉菁 石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