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洪县签约“‘慈’助爱达未来”项目
27名大龄智残儿童将获专业康复支持
本报讯(记者 赵淑柳 通讯员 孙璐) 7月16日上午,泗洪县举行“‘慈’助爱达未来”项目签约仪式。泗洪县慈善总会与泗洪县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将为当地27名7—14岁智力残疾儿童送上专业康复服务,填补这一群体长期面临的“超龄后康复服务”断层空白。
据了解,泗洪县目前有674名7—14岁持证智力残疾儿童,超半数存在明确康复训练指征。此前,当地已为0—6岁智力残疾儿童建立系统康复体系,但部分超龄儿童的康复需求始终难以得到满足。
“这些孩子有的认知能力不足,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照护压力极大。”泗洪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陈冲介绍,泗洪县“‘慈’助爱达未来”项目正是瞄准这一“需求缺口”,通过科学训练帮孩子们提升能力。
据悉,该项目计划每年服务27名儿童,优先覆盖曾在定点机构接受过康复的孩子。采用半日托模式,全年服务不少于9个月,每月不少于 20 天,每天训练2小时以上,通过人脸识别考勤确保服务时长“不打折扣”。服务内容既包含认知、言语等个性化训练,也涵盖蒙氏阅读、生活语文等集体课程,同步提供家庭指导、心理辅导,每季度还会组织社会融合活动。
据了解,在资金保障方面,泗洪县慈善总会每年将投入32.4万元,按每人每年1.2万元标准拨付,暂定实施3年。经费采用“半年付款+年终审计”模式,由第三方机构全程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
“我们要求康复有效率、家长满意度需达90%以上。”陈冲表示,项目将建立“一人一档”,每年至少开展2次韦氏智力评估,动态调整训练方案。
签约仪式上,泗洪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段超强调,该项目是“政府引导、慈善补充、机构实施”的助残模式的生动实践,希望各方协同发力,把项目打造成精准助残的样板,让更多孩子及家长在专业康复中看到希望。
据悉,该项目实施中,泗洪县残疾人联合会将负责儿童筛查和机构遴选,泗洪县慈善总会全程参与监督评估。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首批受助儿童有望年内启动康复训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