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摆一米线”划出宿迁烟火气
■ 本报记者 丁遥 见习记者 韦朝阳
以往,商铺门口随意外摆经营是不被允许的,如今在我市,商户只要提前报备,就能正大光明地在店外摆摊,甚至城管部门还会帮忙挑选合适位置。随着《“暖心城管·美好宿迁”城市精细管理“十项行动”工作方案》出台,我市在部分商圈试行“外摆一米线”政策,允许店铺将商品延伸至店外摆放。这一政策落地后,给商户经营与市民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外摆带来商户客流与收入双增,市民购物更便捷
在宿迁经开区黄河菜市场,经营面点生意的魏先生是“外摆一米线”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自2017年在此经营以来,他的商铺因大门为内凹式设计,市民只能通过门口招牌了解经营信息,客户群体一直较为单一。
“现在能把商品摆到店外,客流量明显增加,收入也跟着涨了。”魏先生告诉记者,近期在城管部门指导下,黄河菜市场允许沿街商铺在大门外侧一定距离内摆放商品,他和周边商户纷纷将馒头、锅贴等商品搬到店外,琳琅满目的陈列吸引了不少过路行人驻足,生意比以往红火了不少。不过,魏先生也有疑问:“我们做的是馒头、锅贴这类食品,后续商品摆放位置、具体规范还有没有其他要求?希望能有更明确的细则。”
“外摆一米线”不仅给商户带来了更多的客流和商机,也大大方便了前来购物的市民。“外摆之后太方便了,路过就能直接选,不用专门进店,省了不少时间。”在黄河菜市场外摆区域,市民刘女士刚买完早餐,她告诉记者,以往想买些面点需要走进店铺挑选,现在店外的陈列一目了然,看到心仪的商品能快速成交,大幅提升了购物效率。同时,刘女士也好奇:“这样便民的政策,其他区域会不会推行?希望以后在更多地方能看到这样的外摆摊位。”
“一米线”非固定划线,14条街区先行试点
“外摆一米线”如何规范?哪些区域可试行?未来是否会扩大范围?针对这些市民与商户关心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12345民声在线”活动现场,市城管局市容处负责人王德鹏介绍,根据市容管理相关规定,店外经营需提前审批,此次推出的“外摆一米线”政策,正是为了回应市民购物与商家经营的实际诉求。“‘外摆一米线’是我们心中的规范线,没有具体划定物理划线长度。”王德鹏解释,试行区域需满足“非主干道”要求,主要集中在次干道和背街后巷,商户可利用店面前的走廊、门厅等区域外摆。城管执法人员会上门指导,为商户确定相对规范的经营区域,同时确保不影响道路通行、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14条街区试行“外摆一米线”政策。从试运行情况来看,该政策既满足了商户经营需求,也方便了市民购物。王德鹏表示,城管部门呼吁商户与市民在交易过程中保持道路畅通、维护环境整洁,共同守护良好的经营与生活秩序。
关于未来是否扩大试行范围,王德鹏表示:“存在这种可能,但会结合实际需求、街区位置和业态特点综合判断,部分不适合外摆的业态将不会被纳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