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沭阳
2025年11月17日

党建引领系统解纷的沭阳实践

■ 李东阳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矛盾产生的源头。近年来,沭阳县深入践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要求,积极构建“党建统领、支部堡垒、党员带头”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目前,全县95.7%的矛盾纠纷实现“关口前移、源头化解”,万人民事行政案件起诉率、信访发生率由高位持续转化为低位,成功走出了以党建引领系统解纷的沭阳实践。

党建统领“一盘棋”,织密全域联动组织体系。该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矛盾化解全链条,打破条块壁垒,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强化机制协同。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整合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力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强指挥平台。全面完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由县委政法委书记、镇街政法委员常态坐班、牵头统筹负责,坚持矛盾纠纷化解“坐诊与出诊”结合、社会治安防控“打与治”并重、网格化治理“专与群”融合,深化“抓自排率、化解率促排查化解提速,抓治安警情压降、刑事案件压降促治安防控提升,抓云网格活力、群防合力促网格治理提效”的“六抓三促”机制,落实“一站式受理、一揽子办结、一体化联动、一条链闭环”的“四个一”举措。健全联动机制。建立“日调度、周分析、月研判”制度,对跨部门、跨领域纠纷实行动态监测;推行“双常双结联户包人”工作机制,以“常态化滚动排查、常态化闭环管理”为基础,由村(居)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般重点人员,县、镇党员干部尤其是政法干部下沉一线结对帮扶高风险重点人员,通过“面对面沟通听诉求、心贴心互动解难题、实打实关爱暖人心”,筑牢矛盾纠纷源头防线。

支部建在“最前沿”,筑牢一线解纷战斗堡垒。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矛盾治理中的堡垒作用,推动纠纷化解力量向镇村延伸、服务资源向群众身边汇聚,让支部成为一线解纷的坚强堡垒。建强骨干队伍。村级组建“党员骨干+村干部”调解队,及时化解常见纠纷;镇级整合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等力量成立专业调解组,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专业支撑”的梯次化解体系。搭建议事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支部议事”“党群见面”“小区说事”等活动,现场回应宅基地纠纷、耕地流转、物业服务等群众关切;在镇村推广“云网格”服务,通过智能抓取居民高频诉求,实现“即诉即办”,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管”。优化处置流程。建立“村级首诊—镇级会诊—县级终诊”三级联动调解模式,即网格员每日巡查收集问题,村级“首诊”化解简单矛盾;村级无法解决的,提交镇级“会诊”,整合多部门力量联合处置;镇级难以突破的疑难事项,由县级统筹资源“终诊”,实现矛盾纠纷“逐级过滤、精准分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党员冲锋“第一线”,激发共建共治内生动力。该县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示范引领、搭建平台、激励引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员亮身份。全面推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在每个网格明确3至5名党员担任“矛盾调解员”“民情信息员”;组织退休党员组建“银龄调解队”“红马甲服务队”,主动参与矛盾排查化解。群众齐参与。动员环卫工人、商户等加入治安志愿者队伍,发挥“流动探头”作用;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10至20户群众,通过日常走访、拉家常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推广“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机制,及时满足群众微心愿,精准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联动促共治。围绕反诈、禁毒、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工作,由党组织牵头组建“党员+网格+志愿者”联合行动组,深入小区、村组开展法治宣传、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以“党建红”引领 “志愿红”,筑牢群防群治的平安防线,让和谐之花绽放在基层每一个角落。

(作者系沭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