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
2023年10月12日

“双减”落地 “三学”花开

——宿迁打造“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教育样本”

“三学”课堂教学成果展示


苏宿教研共同体建设座谈会召开


以“让学”“引思”为主旨的“三学”课堂教学改革,在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不仅大大激活了宿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因子,也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进程中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宿迁教育跨越之路。

2022年2月,宿迁市《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三学”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实施,一场关乎“提升课堂学习质态、构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改革全面启动。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教育‘双减’政策的落地,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宿迁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倪成城表示,“对于曾经的‘教育洼地’宿迁来说,这既是一道融合改革智慧与勇气的‘考题’,也是一个优化体系、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

一年多来,围绕减时不减量、减量不减质、减量先提质的 “三学”课堂教育改革宗旨,全市中小学以《实施意见》为蓝本,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维度,拉升教学设计的经度,强化“引思”的深度,优化“让学”的广度,一个个遵循改革主旨、切合学校实际的鲜活的“三学”教学改革样本在各学校次第开花,不仅为调速换挡中的宿迁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了蓬勃动能,也为全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提供了“宿迁方案”。

1 “三学”改革,为教育现代化聚能

在宿迁全面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大课题下,宿迁教育现代化之路该怎么走?对处于追赶态势的宿迁教育来说,唯有抓住“双减”的契机创新改革,才能实现跨越发展、迎头赶上。然而这一涉及全市中小学生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改革的勇气,更考验宿迁教育系统顶层设计者的改革创新智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首先要优化构建出一套切合宿迁实际、符合发展规律、融合创新要素、顺合发展趋势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而其中,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首要任务。”倪成城表示,宿迁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相融相生,在做好 “教育双减”的同时,做好教学的“加法”和“乘法”,才是宿迁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好学足,是“三学”课堂改革的题中之义。

车驰双轮,鹏展两翼。

按照宿迁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引,市教育局教研部门一方面夯基架梁,从学校立场、学生立场、学用立场出发开展调研,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为遵循,针对市直、县区、乡村不同类型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实际,科学设计“三学”课堂理念下的学科评价内容,制定19个学科的教学评价量表;另一方面主动“纳新”,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建教研共同体,邀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1位专家对我市500余名高中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同时,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向宿迁开放500个线上学习账号,共享苏州线上优质课件、教案、试卷等资源,涵盖全市35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

从多维度调研,找准站稳学校立场、学生立场、学用立场的方位,座谈论证确定课前自学、课中合学、课后测学等符合宿迁实际的学程模块,再到“嫁接”融合,坚持课程重构、教程重效、学程重生的改革遵循……2022年2月,蕴藏着转变中小学育人方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方案——《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三学”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印发,为宿迁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的课堂变革明确了方向、激发了活力。

2 “三学”花开,激活教育现代化创新因子

从《实施意见》的细则来看,“三学”课堂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实行‘重构课程’,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大单元授课,实现课本知识融汇互通、首尾连通,是对教师开展‘三学’课堂教育改革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梁军说,“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灵活采用‘自学—合学—展学’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体现‘教程重效’,考验每一位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同时,学生课堂上的知识生成和课堂教学的生长性,是‘学程重生’的价值指向,也是教师在‘三学’课堂改革中最终的考评指标。”

令人欣喜的是,《实施意见》的实施并没有形成预想的“阵痛期”,反而激发出教师群体更为强大的创新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

“《实施意见》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好环境,也让大胆创新实践的老师们吃下了定心丸。”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刘春阳围绕《实施意见》,架构了“认知关联的数学教学”模式,将单元知识优化融合于数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明晰知识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体会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通过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衍生问题,完成体系构建,实现了数学学习的知识整体性、思维连贯性、思想一致性、方法普适性、逻辑系统性的融合。

“刘春阳创新的数学教育模式,不仅仅为全校的数学教学提升了‘价值’,更产生了‘蝴蝶效应’,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创新改革。”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良政说。

泗洪县衡山路实验学校王晓青老师创新的“六有情趣英语”教学法,很好地将“教程重效”和“学程重生”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变被动为主动的趣味英语高效学习路径。“六有情趣英语”教学法提倡在生活场域下进行“情趣英语”教学,让学生在自主、自然、自在、自如的学习状态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产生热爱和投入的愉悦情感体验,围绕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价值指引,达到英语学习的良好状态。

王晓青老师的“六有情趣英语”教学法得到了全校英语老师和学生的认可,操场上,学生在运动中用英语畅谈体育活动;凉亭里,学生在交流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社区内,学生用英语海报宣传环保;舞台上,学生用自己编写的英语剧本呈现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

在“三学”课堂改革中,绽放出满园的绚丽花朵。

《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全市各地各校在“三学”课堂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沭阳县印发《推进“三学”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构建高效课堂;泗阳县推进“素养化课堂教学(‘三学’范式)”项目,成效明显;泗洪县依托全县12个教育集团,推进“三学”理念下的集团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强化考核推进;宿豫区打造全区“三学”理念融合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宿城区印发《宿城区“三学”课堂建设与实践探索实施方案(试行)》,明确1年全面推开落地显效、2年深化推进生根见效、3年常态精进凸显高效的工作目标;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苏宿工业园区以及市直中学等,同步将“三学”课堂理念与区域、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融合,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三学”课堂改革推进过程中,各地各校的许多举措令人耳目一新,全市社会各界对推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

改革,意味着有破有立。

“‘三学’课堂改革的着力点在‘让学’、关键点在‘引思’,根本指向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学足,围绕课前自学、课中合学、课后测学三个模块,实现会言说、会比学、会留白的目标。”市委教育工委委员王邦柱表示,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备课教学思维,做好做优“课程重构”,破除“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做细做实“教程重效”,破除“家长陪学”等教育病态,做新做活“学程重生”。

3 “让学”“引思”,打造教育现代化样本

一套成功的改革体系从来不是“飞来峰”,通往改革成功的道路来源于实践与总结。

“检验改革的成果,最终还要看实效。让社会认可、学生乐学、家长满意,才是‘三学’课堂改革的目标指向,才能让宿迁教育现代化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倪成城表示,随着“三学”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陈尧的家长陈允龙对“三学”课堂改革的成效连连夸赞:“以前,作文是孩子也是我们家长最头疼的事情,这半年来,孩子主动写起了日记,作文也写得有声有色。”

其实,陈尧的变化得益于该校姜玉芹老师在“三学”课堂改革中,创新建立的“童趣语文”课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取激励的方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用简洁的语言去表达复杂的语文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愉快生动的氛围中学习、探究、发现,精巧的设计、明快的节奏、灵动的生活气息,使课堂教学精彩且生动,带领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优秀的改革成果多点开花,成效有目共睹,但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目前来看,全市‘三学’课堂改革的质量、成效和进度还存在校际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王邦柱表示,为促进全市“三学”课堂改革均衡发展,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深入一线开展面上指导和点上会诊,截至目前,累计线下听课1200余节,举办“三学杯”课堂教学大赛、教学研讨会等活动30余次,开展教师系列培训活动10余次,邀请省教科院领导、专家50余人对宿城区和宿迁中学“三学”课堂建设进行面上指导和点上会诊,有力地夯实教师“三学”理论基础。

2022年11月29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教科院”)调研指导宿迁“三学”课堂教学改革暨全市“三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举行。此次活动,面向全省直播36节“三学”课堂教学示范课,开展18场学科分组点评活动,涵盖义务教育学段所有学科,全省近8万名教师在线收看。

“宿迁市的‘三学’课堂教学改革既有近年自身经验的基础,又充分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教改经验,既抓住了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又形成了系统化的教改策略,为全省各地的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样例。”对我市“三学”课堂教学改革,省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陆岳新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学”课堂改革正在宿迁大地扎根成长,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改革案例,丰富着宿迁教育现代化的新内涵,编织成宿迁人民多彩的“教育梦”。

本版组稿 邹巍 庄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