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4年市政协十大履职亮点
王修武
王雪梅
王新明
牛 磊
卢 平
史巧红
冯霄明
仲庆国
刘 萍
刘邦超
刘后举
孙胜利
李 洪
李红玲
李歆歆
杨兆芳
吴国瑞
吴倩倩
邹大利
陆永军
张 举
张兵营
张海燕
张志勇
陈 红
陈 钊
周元斌
庞 波
郑建兵
赵 杉
赵春秀
袁大勇
钱晓红
徐 艳
徐 灏
高 云
戚昌青
龚显梅
傅美丽
熊雪贤
编者按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宿迁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市政协以打造“忠诚、务实、创新、团结”鲜明特质为引领,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政协工作质效为支撑,协商议政有声有色,民主监督有序有效,凝聚共识有力有为,自身建设有板有眼,履职印记愈加清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这一年,委员们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情,用好话语权,发出好声音,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以实际行动唱响新时代政协之歌,交出了双向发力、双岗建功的精彩答卷。
1
举办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
为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市政协以“感悟光辉历程、把握历史经验,勇担时代使命、书写政协新篇”为主线,以“召开一个专题会议、举办一次理论研讨、唱响一首政协之歌、开展一轮主题征文、举行一场文艺演出、组织一期主题考察、举办一系列书画展”为主要内容,相继开展了富有时代特点和政协特色的“七个一”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委员们的参与热情,收到理论研讨论文56篇,“我与政协共成长”主题征文百余篇,“同心筑梦写华章”文艺演出由全市“政协人”自编自导自演,《宿迁政协之歌》广为传唱,成为传递政协价值、弘扬协商文化的生动载体。
2
擦亮“和园”协商民主实践基地“金名片”
紧扣“协商文化的展示窗口、联谊各界的交流平台、委员履职的服务枢纽、文化文史的研究高地”目标定位,全面提升“和园”自然和人文环境质量,丰富拓展综合体功能,着力打造书香满庭、文脉深厚的精神家园和活动引流、争相打卡的协商文化地标。依托“和园”议政厅、议事室举办各类协商活动48场次;依托政协文史馆、政协书院、政协书画院等文化空间,培育服务为民、文化惠民的品牌矩阵,举办“和园读书汇”10期、“和园雅集”系列艺术展12期、“和园有约”公益培训若干期。携手市委党校、宿迁学院、市各民主党派等,共建“协商文化”教学基地、团结联谊交流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八大基地,不断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
3
组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委员工作室联盟
以“同心护苗”为旗帜,将65家委员工作室作为成员单位,联合相关部门、团体、协会、院校等成立“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委员工作室联盟,持续开展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行动。围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等热点问题广调研、深协商、建真言,组织成员单位和共建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科普宣传、心理关爱、权益保护、行为矫正、献爱孤独症儿童等工作,累计接待受众3.2万人次。成立“和园·护航成长”委员联合工作室,设置8大心理体验场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监护人常态化开展科普研学、心理评测、成长咨询等指导服务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24期,开展专题调研、关爱守护活动33场,接待心理健康咨询近400人次。
4
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制度
健全“市领导领办督办+专委会界别对口督办+难点提案跟踪督办”的提案监督体系,市委常委会首次对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全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作出部署安排。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印发专门通知,细化工作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示范带头,围绕22件重点提案开展专题调研22次,召开办理协商会15场,促进了各承办单位高效办理,激发了广大委员履职热情。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列为“一号重点提案”,协同推进深化“小田变大田”改革等同类提案落实,有力推动了“三美三园”建设,我市入选省级特色片区4个、全省最多,形成了提案办理的标杆效应。
5
成立全省首家“政协侨务工作联系点”
以“和园聚智·同心筑梦”为主题,在和园成立全省首家“政协侨务工作联系点”,致力建成加强青少年和侨界群众思想政治引领的阵地、为侨资企业和侨界群众排忧解难的平台、与侨界学者和创业人才交流合作的渠道。深入开展侨务资源调查,依托政协书院举办百名侨杰风采展,重点展示100余名从宿迁走出来的院士、归国学者和侨界高层次人才风采。依托市政协台侨联界委员联合工作室建设“同心筑梦”联系点,组织40多名海外学子参观政协文史馆、界别工作室,接待10批来自比利时、泰国、澳大利亚等地华人华侨来宿考察,增进情感交流,共话发展合作。
6
完善市政协“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智库运行机制
积极推动智库建设与改革进程相契合,与市社科联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收到全国各地专家课题申请55份,形成15篇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持续深化与省社科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东吴智库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相关课题开展“沉浸式”蹲点调研,编发改革智库专报5期24篇。高规格举办“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专题建言资政会,夏锦文、成长春、梅耀林、段进军等特聘专家领衔建言,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听取发言,与智库专家面对面交流互动。
7
建强联企惠企的市政协委员企业家协会
在全体委员企业家中倡议开展“多做贡献、争先有我”主题活动,引导委员企业在助力发展、凝聚共识和社会服务上多做贡献,激发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热情。深入开展“国企带民企”结对发展行动,推动12家国企与民企结对帮扶、互利共赢。常态开展“两访两帮”活动,在部分重点产业链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立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走访调研民营企业230余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9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45个。围绕“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等主题,举办“宿惠商”专题活动、“大咖公开课”20余场,有效扩大政、校、研、银、企朋友圈,促进了信息互通要素融通。
8
构建政协全周期参与立法协商的工作闭环
建立健全“123445”政协立法协商工作体系,依托市政协立法协商专家委员会,聚焦年度立法计划、重要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法规实施情况评估等“三项任务”开展立法协商,形成了贯通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的完整闭环,提升了政协参与立法协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今年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围绕制定《宿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组织专题协商,梳理形成19条立法建议,得到全面采纳吸收;联合宿城区政协,围绕《宿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市区联动监督,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宿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
9
深化运用民主监督“四联机制”
认真落实民主监督“四联机制”关于议题联定、协商联动、问题联查、成果联用的部署要求,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一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口,会同宿迁日报社、市广电总台、市医院协会、市医疗保障研究会等单位组建联合监督小组,发挥各自职能和资源优势,采取集中调研和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市内医疗机构以及部分乡镇、社区实地调研,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监督专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聚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题,宿迁日报社刊发4期监督专栏,市广电总台推出2期“楚风夜话”,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协商参与度,发挥了“1+1>2”的叠加效应。
10
纵深开展“质效提升年”活动
深入实施“政治品格锤炼、工作品质提升、履职品牌打造”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委员履职能力和机关效能建设。制定实施委员履职服务“精微行动”,出台履职指南,健全履职考评体系,优化“数字政协”系统运用,引导委员做好“委员作业”;高标准做好“全员入委”工作,形成“专委会+界别”双向联系、双重管理的委员履职新机制;纵深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和谐型“四型机关”建设,开展年轻干部“导师领航”结对培养活动,全面提升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持续推进“一委一品”“一界一特”“一县一业”创建,创新开展优秀政协委员、示范委员工作室、改革创新案例等评选,树立创新创优鲜明导向。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