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田间”向“蓝天”
宿豫农民张先忙 办起飞机航模展
■ 王章蕴
春和景明,4月13日上午10点,一场特别的飞机航模展在宿豫区来龙镇开展。10余架造型各异的航模飞机在蓝天白云间翻腾起舞,围观的乡亲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爆发出阵阵喝彩。这场让村民直呼“开眼界”的飞机航模展,出自本地农民张先忙之手。这个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庄稼汉,用17年时间自学航模技术,如今通过办展让更多农民触摸到航模。
说起与航模的缘分,42岁的张先忙眼睛发亮。在他的童年印象里,其父亲当时服役的部队驻地附近的机场经常有战斗机轰鸣而过。“那飞机‘嗖’地冲上云霄,看得我挪不动腿。”张先忙回忆道,他对飞机的痴迷,在那时萌芽。初中毕业后,他先到外地务工,偶然看到老板从国外带回来的柴油燃料航模,然而这种航模价格高昂,动辄上万元,他当时就暗下决心要自己制造。
“刚开始造的时候,我媳妇跟村里人都笑话我,说我不务正业。”张先忙憨厚地笑道。发动机推力不足就加装矢量喷口、襟翼角度调小5度能改善失速……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为了搞懂这些飞机专业术语,每天看教学视频,记笔记,农闲时还专门去拜访工程师学习专业知识。陪伴着张先忙多年来对飞机航模的热爱与坚持,他的爱人逐渐对这个执着的男人刮目相看。在妻子的支持下,张先忙终于圆了自己的“飞天梦”。
飞机航模展上,张先忙为乡亲们讲解着飞机的构造、材质以及飞行原理。怕乡亲们听不懂,他用筛粮食来比喻空气动力:“就像扬麦子,风速大了轻的麸皮飞得远,这和机翼产生升力一个理儿。”67岁来龙镇居民王哲远仰着脖子追着看:“乖乖!这和电视里的真飞机一样威风!”孩子们更是雀跃着轮番对飞行模拟器进行操作。“比我爸开的汽车还带劲,将来有机会我也要自己制造一个飞机,让它飞向蓝天。”现场观看航模展的中学生李房桐兴奋地说。
当乡村振兴遇见科技创新,当传统农具邂逅现代航模,这次飞机航模展让大家看到的不仅是硬核技术下乡的生动图景,更是新时代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炽热追求。“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无人机,也希望更多的地方应用上无人机,让它造福于民,也让父老乡亲的生活有所提升。”谈及办展初衷,这个朴实的汉子满眼期待。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