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 闻
2025年07月06日

技术突破 智慧调度 工程攻坚

“清凉一夏”背后的电力守护

本报记者 陈 琦

■ 见习记者 陈梓瑶

入夏以来,宿迁持续开启“炙烤模式”,空调负荷集中释放,全市用电负荷节节攀升。数据显示,6月以来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已达5194兆瓦,预计今夏全网最大负荷将达640万千瓦。面对电网“烤”验,我市多维度织就夏季供电“安全网”,全力守护城市“电力生命线”。

带电消缺:让城市用电“零感知”背后的技术突破

“只要能保障大家正常用电,再苦也值得。”在宿城区翠屏南园小区外,40℃高温下,国网宿迁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员王鑫源与搭档身着厚重绝缘服,随液压臂升至10余米高空。他们身着厚重绝缘服,手持绝缘工具,如同“空中手术师”般精准处理线路隐患。“这些设备老化、接触不良等缺陷肉眼难辨,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区域性停电。”国网宿迁供电公司宿城供电服务中心配电运检一班副班长丁尚介绍,若采用传统停电检修,该线路需耗时3小时,影响周边数千用户用电;而带电作业实现了“零停电”消缺,既保障居民正常生活,也避免企业因停电造成经济损失。

这种被称为“电力微创手术”的作业方式,背后是技术与安全的双重考验。“每次作业前要对绝缘斗臂车进行压力测试,对遮蔽罩做绝缘电阻检测,确保设备绝缘性能万无一失。”王鑫源告诉记者,两人一组的作业模式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每个动作都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人与电流“零接触”。

智慧调度:“最强大脑”精准管控电力

在国网宿迁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面巨幅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市电力“脉搏”——负荷曲线、发电数据、电网拓扑图等信息交织闪烁。作为电网运行的“最强大脑”,这里24小时监控发电、输电、配电全链条数据,依托智能算法实现电力资源精准调配。

“我们构建‘政企联动、厂网协同’机制,每日与发电企业对接燃煤库存,每小时更新负荷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72小时预判用电趋势。”国网宿迁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尹兵指着屏幕上的动态模型介绍。一旦发生故障,系统30分钟内即可完成定位并生成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

工程攻坚:筑牢电力保供“硬核防线”

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我市正全力推进度夏电力工程建设。目前,500千伏沭阳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已投产,110千伏电商变电站、110千伏青年变电站也将于本周启动,为城市电网新增强劲“动力引擎”。同时,中鑫骆马湖10万千瓦储能、华能关庙10万千瓦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相继并网,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

“我们还组建了专业抢修队伍,备足各类物资,并针对台风、强对流天气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国网宿迁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李力表示,通过工程建设、电源协调、应急备战“三管齐下”,宿迁正全力保障今夏电力可靠供应,让市民清凉度夏。

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宿迁的实践印证:唯有以技术创新破解难题、以数字赋能提升效能、以工程建设夯实根基,方能在“高温+高负荷”的双重考验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力动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