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楚街道以“幸福邻聚里”行动探索善治新路
本报记者 王 晖
■ 通 讯 员 卢宏伟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让服务更贴心、邻里更和睦、社区更和谐?今年以来,宿迁经开区古楚街道立足辖区居民与企业员工的多元需求,以“幸福邻聚里”行动为支点,通过“邻里学、邻里乐、邻里议、邻里助、邻里情”五大维度深耕细作,织密“邻”的纽带,做实“聚”的能量,传递“里”的温情,为社区治理增添和谐底色。
文化润心
绘就邻里和谐画卷
华灯初上,夏夜生辉。近日,在古楚街道朱圩社区新风广场的百姓大舞台,一场由街坊邻里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火热上演。悠扬的歌声唱出奋进“幸福路”的笃定步伐,铿锵的快板赞颂新时代的文明风尚,翩跹的舞姿演绎着军民一家、党群连心的鱼水深情。台上台下,党群情深、邻里欢聚,构成一幅动人的和谐画卷。这正是“幸福邻聚里”行动在基层沃土上绽放的绚丽花朵。
古楚街道深挖民间文艺“富矿”,整合阵地资源,以社区为基石搭建“邻里大家乐”舞台,让“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如清泉流淌,不断丰盈居民的精神家园。在新风广场、古楚公园等地开展的“爱我国防 强国有我”主题电影展播活动,精心展映《守岛人》《长津湖》等优秀影片,让国防教育和爱国情怀深入人心。
议事赋能
汇集社区治理智慧
“车辆乱停阻通行,绿化带内私垦种……”这些曾困扰前庵社区金桂花园小区居民的问题,如今都有了解决之道。在古楚街道,一场场以“共议文明庭院建设”为主题的“凉亭议事会”开到了群众“家门口”,社区干部、党员代表、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工作人员与居民围坐一堂,直面痛点、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探寻纾困之策,探索党群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思想碰撞间,“金点子”不断涌现:科学规划停车位、增设引导标识缓解“停车难”;倡导《邻里文明公约》、发起“静音行动”,以契约精神与制度温情化解“噪声扰民”。“过去提意见常是发牢骚,现在更想搭把手一起干。”居民陈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从“社区干,居民看”到“大家想,一起干”的深刻转变,折射出议事协商带来的治理效能提升。
在朱圩社区古楚名苑小区,“楼下议事协商”平台将话筒伸至楼栋单元。今年4月以来,51场议事会汇聚居民智慧135条,成功化解“急难愁盼”问题32件。作为行动核心环节,“邻里议”在古楚街道党工委引领下,形成了党组织牵头、多方协同的常态化机制。无论是“凉亭对话”“楼下恳谈”还是“邻里茶叙”,都在推动“家长里短中听民意、闲谈聊天中调矛盾、协商议事中解难题”的基层善治新局。
共享赛事
升华街坊邻里情谊
“白天各忙各的,见面少,晚上聚一起看球聊生活,格外亲近!”前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居民彭斯京道出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来的温情共鸣。7月6日,宿迁队主场迎战连云港队,古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七站”敞开大门,邀请居民共赏赛事。从屏息凝神到欢呼雷动,加油助威声与阵阵掌声交织,足球的魅力在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升华了邻里间的深厚情谊。
古楚街道以“邻里融情”为主线,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运行“庵心享老”“行走的小树苗”“老兵讲堂”“社企e家聚能站”等20余个精品项目。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陌邻”变为“睦邻”,构筑起深具人情味的“熟人社区”。截至目前,“幸福邻聚里”行动已开展活动220余场次,为融洽邻里关系、提升基层治理、建设宜居宜业新古楚注入了澎湃的内生动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