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超”精神,宿迁人“接住了”
本报记者 周 妮
■ 见习记者 王章蕴
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绿茵场上,球员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各行各业的人们。7月15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倾听他们在观赛中感悟到的“苏超”精神。
拼搏奋进:
直面困境,战斗到“最后一秒”
当日下午,在市湖滨新区运河春天小区附近,准高中生倪宏雨正在和朋友打羽毛球,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
“宿迁队的每一场比赛我都看了,球员们‘咬着牙也要拼到底’的劲儿太有感染力了!”倪宏雨说,“现在遇到难题时,我会想起宿迁队的球员们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拼搏的身影。于是我告诉自己,再换一种解题思路试一试,不能轻易放弃。”
市区一家超市的收银员班彩丽同样是“苏超”的忠实观众。“‘苏超’太火了!上次我带着孩子在商场里看宿迁队和连云港队的比赛,周围的人都在大声喊着‘加油’。”她笑着说,别看有的球员很年轻,但是那股“不到终场哨响绝不松懈”的韧劲儿,比老将更让人动容。
“对于我们而言,这种精神太重要了。虽然拼搏到底未必能赢,但是全力拼搏的过程足以振奋人心。”班彩丽说。
团结协作:
把“一个人”变成“一群人”的力量
市区一家汽修店的店主吴瑞在谈及“苏超”精神时,最先想到的是“团结”。
“在赛场上有球员受伤时,队友会立刻跑过去帮忙。我还看到宿迁队的球员主动扶起对方球员的画面,特别暖心。”吴瑞说,“我认为,足球运动的魅力不仅在于胜负,还在于有这种凝聚力。汽修行业也一样,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我会主动向同行请教。大家多分享技术和经验,整个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希望宿迁队能进入决赛,这是所有宿迁人的心愿!”吴瑞说,等宿迁队下一次主场比赛时,他会积极“抢票”,争取到赛场为家乡的球队呐喊助威。
小学生王妲萱和妹妹也在关注着“苏超”。“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球员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奔跑。”说起比赛,王妲萱的脸上满是激动的神情。在她看来,这种“你帮我,我帮你”的默契,比输赢更珍贵。
“就像在学习时,同学们遇到了难题,我会主动帮助他们;我不会的也会向他们请教。大家一起进步才会更开心。”王妲萱说。
热爱梦想:
让“平凡日常”长出“向上的翅膀”
“开店和踢球一样,得有股子精气神!”市区一家超市的经营者樊飞边整理货架边说。每当有顾客进店时,他都热情地打招呼。
“我一直关注着宿迁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足球运动的热爱,那股劲儿特别有感染力。”樊飞说,“现在每天开门营业,我都像期待比赛开场一样充满动力。将这份热爱融入进货、理货等日常工作,我的疲惫感就烟消云散了。”
在市区幸福路,李梅和丈夫共同经营着一家小店。每天天不亮,他们就起床备料了。“累肯定累,但是一想到梦想,就觉得有劲儿了。”李梅说,“球员们头顶烈日训练是为了实现梦想,我们起早贪黑地制作卤菜也是为了实现梦想。能让日子越过越好,再辛苦也值得。”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