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耀宿迁·寻迹优秀退役军人”系列报道
孙同辉: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实干诠释担当
■ 欧怡娜 张翔
孙同辉出生于1984年,2002年12月参军入伍,2019年退役后回到家乡工作,现任沭阳县沂涛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兴陶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先后获得“沭阳县十大杰出青年”“沭阳最美退役军人”“宿迁市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村里来了个“兵支书”
“在军营中,我学会了服从命令听指挥、遇到困难不退缩、团结协作争第一。”孙同辉说。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孙同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退役后,孙同辉回到家乡,任沂涛镇大王庄村党支部书记。走上新的岗位,他积极走访群众,发现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他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只要做到把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我们就能解决问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孙同辉说。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孙同辉经常组织召开座谈会,积极向村民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引导村民与种粮大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成功将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低效耕种向高效农业的转变。
“泥泞路”变成了“民心路”
2021年8月,孙同辉任沂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兼兴陶村党支部书记。
兴陶村曾是当地出名的“问题村”。孙同辉深知,唯有深入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孙同辉经常带着笔记本到村民家中走访。
兴陶村六组曾经有一条土路,虽然只有360米长,但是路面坑坑洼洼,尤其是在下雨后,土路泥泞不堪,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同辉将这条土路的改造工作纳入村里的道路规划。2023年3月,这条路终于铺好了,往日的“泥泞路”变成了“民心路”,群众纷纷点赞。
孙同辉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兴修水利工程,把1500亩旱田改成水稻田。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孙同辉带领村“两委”种植了100多亩农作物。在他的带领下,兴陶村党支部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3年被沭阳县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村(社区)党组织”,兴陶村也由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明星村”。
铺设农村道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修建文娱广场……孙同辉的笔记本里不仅记录了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还记录了兴陶村的每一处变化。
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
孙同辉深知,只有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才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6月,孙同辉任沂涛镇农村工作局局长兼兴陶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推动沂涛镇农业高质量发展,他紧紧抓住农业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先后兴建农业重大项目12个。
2024年8月,孙同辉任沂涛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兴陶村党支部书记。
“必须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让农田变成‘良心田’‘民心田’。”这是孙同辉在2022年6月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如今,沂涛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万亩。
这位从军营中走出的“兵支书”,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
从化解陈年积怨到铺就“民心路”,从推动“问题村”变成“明星村”,孙同辉一步一个脚印,不仅蹚出了一条条通达的道路、一片片高标准农田,还蹚出了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