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9月14日

宿迁:按下治理“静音键” 解锁幸福“静时光”

■ 陈梓瑶

“您好,高音喇叭放在店外循环叫卖,会影响周边居民休息,麻烦您先收起来,咱们可以试试挂广告牌,宣传效果也不差。”9月8日上午,宿城区古城街道府前市集,城管队员的耐心劝导声,打破了街头的嘈杂,也拉开了“静音”共治的日常序幕。

听到城管队员的劝导,经营户王亮当即收起了喇叭,笑着回应:“之前光想着靠喇叭吸引顾客,没考虑到会吵到邻居,你们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挂块广告牌既安静又环保,以后就这么干!”

这样的主动配合,在如今的宿迁街头越来越常见——商户们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也源于当地推行的“721”噪声治理模式。

“70%的问题通过服务引导解决,20%的问题靠规范管理化解,10%的问题依法依规处置。”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古城中队执法人员张文胜说,“遇到首次轻微违法且未造成严重影响的,我们先上门教育劝导,发《整改通知书》,后续还会定期回访;只有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才依法处罚。”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既守住了治理底线,也让商户们打心底认同。

今年以来,我市以“暖心城管·美好宿迁”城市精细管理十项行动为抓手,把噪声治理这件“群众念叨的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来办,从市集的叫卖喇叭声到小区的装修声,将管控网织入城市的每一个日常角落。

9月7日上午10点,在恒大·悦澜湾花园小区,装修工人王斌正拿着刮板细致地刮腻子,他手上的活儿轻,说话声也放得柔:“我们都记着规矩呢,周一到周五只在8点30分到12点、下午2点到5点30分干活,物业公司王经理专门开过会,周末就干刮腻子这种没声音的活,可不能打扰人家休息。”

王斌说的“王经理”,是宿迁城投彩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物业项目经理王高翔。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他都会在小区里转一圈,遇到装修户就多站一会儿。“业主办装修手续时,我们会把噪声管控要求一条条讲清楚,还会给他们列‘静音作业清单’,比如刮腻子、贴壁纸能周末干,打墙、钻孔就得工作日来。咱们多一分细心,居民就能多一分安心,小区里的矛盾也少了很多。”王斌说。

如今,在宿迁街头,“静音”的变化藏在每一个细节里:宝龙后街的商铺不再靠喇叭揽客、项王东路的街头少了嘈杂的叫卖声、苏州街的游客能安心享受漫步的惬意——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12条这样的“静音”街区,每一条街区的安静,都藏着治理的温度。

为了让这份“宁静”扎下根,宿迁还在持续“加码”,深入市场、社区召开商户座谈会,听大家对噪声治理的想法;编制《宿迁市中心城区噪声污染治理工作指引》,让治理有标准可依;发布全民降噪倡议书,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接下来,我们会接着打造‘静音’街区、‘静音’小区,让更多市民能‘静’享生活。”宿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鲁军说。

噪声治理看似“小”,却装着市民的“大幸福”。宿迁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城市既有市井的“烟火气”,又有生活的清静,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宁静里,触摸到城市的温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