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9月19日

“乘风破浪出海去”系列报道

两代人的“出海”

■ 陈梓瑶

“妈,哈萨克斯坦的客户特别看好我们的产品,已经有好几个客户要走了我们的样品!”9月15日,位于宿城区的江苏鑫煌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样品间内,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清向易抒杨汇报到哈萨克斯坦参加展会的收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公司总经理,易抒杨都很欣慰。“我之前反对‘出海’,架不住儿子坚持,转而支持他,跟他一起努力。”易抒杨介绍,公司打开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海外订单数量早已超过国内订单数量。

易抒杨之前反对“出海”,主要是出于传统企业家的慎重。从企业创办到不断做大做强,易抒杨在建材领域拼搏十几年,某种程度上靠的就是这份慎重。“公司的产品货真价实,我可以准确地说出每款产品的原料配比及特性,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易抒杨说。

在江苏鑫煌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样品间内,至今保存着易抒杨创业初期生产的第一块PU石皮样品,这也是企业的第一个爆款产品。当年,这款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十几年前年销售额就将近8000万元。

易抒杨原以为企业会一直在国内市场平稳发展,2020年,儿子张清冒出一个“不安分”的想法——把自家PU石皮卖到国外去。“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支持外贸的政策,给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大好机遇。”张清说。

没承想,提了几次,易抒杨不置可否。即便有了市场调研报告,也未能打消易抒杨心底的顾虑。“跨境物流问题怎么解决?货物出海破损如何处置?国外不比国内,遇到一点纠纷都可能让我们血本无归。”说到底,易抒杨不是不想儿子干出一番事业,而是“出海”意味着太多风险,她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

冷静下来的张清也理解母亲的顾虑,却依然没有放弃,拉着母亲去宿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参观考察。“我此前就来过这个产业园,这里可以为传统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张清说。

“对于‘出海企业’,从招聘运营人员到海外仓对接,产业园安排专人手把手教,还有各种补贴政策。”宿城跨境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张栗铭回忆道,得知这一情况后易抒杨放下心来,全力以赴尝试“出海”,甚至曾连续一周待在公司盯着生产。

那是江苏鑫煌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接到的第一笔海外订单——新加坡的客户订了PU石皮后,要求一周内交货。“我们正常交货时间是15-20天,当时车间还在赶国内的货,我想着要不推了。”张清回忆,“我妈却突然说‘接!我来协调’。”

那一周,易抒杨吃住在公司。白天,她调整生产流程,把出口订单的原料优先调配;晚上,她戴着线手套,和工人一起打包。石皮怕潮,她在每个包装里塞好防潮纸;担心运输中磕碰,她盯着工人把边角包上泡沫。当货车缓缓驶出工厂时,她长长舒了一口气,轻声呢喃道:“原来,这‘出海’也不是那么难。”

此后,江苏鑫煌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分工:张清“主外”,带着电脑跑遍全球展会,在跨境平台上直播带货,把客户的需求一条条记下来;易抒杨“主内”,守着生产线,把儿子带回的需求变成具体的产品。

“欧美客户要简约浅色系,纹路得定制,比如仿砂岩的;东南亚客户看重性价比,颜色要艳,比如橘红、明黄;中东干燥,石皮里得加抗裂成分,不然夏天一晒就崩。”如今,易抒杨能根据客户所在地区的气候,精准调整原料配比;能根据一张模糊的设计图,做出客户想要的纹路。

“今年外贸出口额预计3500万美元,海外订单占比从去年的60%涨到了85%。”张清指着公司地图上的红色图标,眼睛里熠熠生辉。“每一个红色图标就是我们打开的一片市场。我们正谋划建设海外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你闯你的全球,我守好咱的品质。只要这石皮的质量过硬,咱宿迁的东西,就能在国外打响名气。”母亲易抒杨完全支持儿子的谋划,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年轻人有闯劲,懂新趋势;老辈有经验,能把好质量关。”易抒杨的这句话,或许正是宿迁传统制造业出海的“黄金配方”——当年轻一代的“数字嗅觉”遇上老工匠的“品质坚守”,当政府的“政策东风”吹向企业的“破浪决心”,一块块本土建材,就能变成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数据显示,仅宿城跨境电商产业园里,像江苏鑫煌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这样开拓海外市场的传统企业就超过200家。曾经的纺织厂,如今通过跨境电商把面料卖到欧洲;传统的家具厂,把定制家具发往东南亚……出海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两代人携手,只要政企同心,“宿迁制造”的船,就能载着更多“中国好产品”,驶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