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迁市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启
全域联动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互动游戏“金融安全保龄球”,让市民加深对金融风险的认知。
歌曲《消保之歌》,用旋律传递“理性投资、保护信息”的金融理念。
说唱《钱袋守护计划》,用动感的节奏揭露短信诈骗、“杀猪盘”等消费陷阱。
醒目的标牌营造了识诈防诈的浓厚氛围。
情景剧《不能买的高收益》,通过真实案例还原“高息理财”骗局,让群众抵制不法投资诱惑。
多方联动,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活动首站来到宿豫区来龙镇。
互动游戏“幸运大转盘”,让市民掌握识诈防诈的“干货”知识。
快板《宿迁金融大白话20条》,用顺口溜宣传实用金融知识。
居民踊跃参与金融知识互动问答。
“演出+互动+咨询”三位一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金融知识。
■ 本报记者 臧子青 严军
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9月16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以下简称“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宿迁市金融稳定工作专班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联合举办的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首站设在宿豫区来龙镇。
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各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和宣传人员齐聚现场,将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要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群众身边,打造了“演出+互动+咨询”三位一体的金融知识科普新模式,让更多群众在欢乐互动中增强了金融安全意识。
舞台上,中国银行宿迁分行宣传人员带来的《消保之歌》,用朗朗上口的旋律传递“理性投资、保护信息”等金融理念;工商银行宿迁分行宣传人员带来的快板《宿迁金融大白话20条》,用顺口溜普及理财贷款、信息保护等实用知识;农业银行宿迁分行宣传人员带来的说唱《钱袋守护计划》,则用动感的节奏揭露短信诈骗、“杀猪盘”等消费陷阱;江苏银行宿迁分行宣传人员排演的情景剧《不能买的高收益》,通过表演还原“高息理财”骗局真实案例,呼吁群众抵制不法投资诱惑。
除了精彩的演出,现场设置的多轮互动更让群众边玩边学。“幸运大转盘”“金融安全保龄球”等互动游戏,融入了“陌生链接勿点”“验证码不泄露”“银行卡不外借”等安全要点,参与者既能通过答题游戏赢取特色金融宣传品,又能加深对金融风险的认知;两轮有奖问答则聚焦征信修复、信用卡提额、贷款逾期等问题,引来现场群众踊跃参与,在你问我答中掌握了识别诈骗、维护权益的“干货”知识。
为了更好地进行金融教育宣传,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教育预防性保护作用,宿迁金融监管分局提前谋划,制作了包含《宿迁金融大白话20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等内容的宣传材料,既有立式展板又有宣传折页。活动现场,志愿者利用宣传材料图文并茂地向大家普及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宣传材料上还印有“金融消费者保护平台”“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二维码,将金融知识宣传从现场活动延伸至日常生活,方便群众随时扫码获取更多金融知识,知晓维权渠道。
活动期间,不少群众驻足观看和参与互动。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耐心解答疑问。
为了让金融教育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案例分析环节,用一件件案例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这些真实的故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人表示受益匪浅,对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总怕遇到金融诈骗,今天听了歌、看了剧,还玩了游戏,一下子就把该注意的地方记牢了!”来龙镇居民许建芬拿着刚领到的宣传折页说。
随着现场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宿迁金融监管分局、宿迁市金融稳定工作专班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同步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强网点宣传阵地建设,同时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线上知识宣传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金融知识和识诈防诈知识“送至”家家户户,帮助群众识别风险、远离侵害、维护合法权益。
此次活动,旨在打破金融知识的专业壁垒,用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下一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还将走进更多乡镇社区,同时依托线上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多样化宣传让金融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推动金融教育普及,帮助群众筑牢安全意识防线,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