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
2025年09月22日

“板凳会”架起民生“连心桥”

■ 本报记者 丁国灿 童宁

没有红地毯,没有主席台。9月15日上午,在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谢庄村的一棵银杏树下,十余位村民搬来小板凳坐下,每周一次的“板凳会”就开始了。

“大家畅所欲言,不必拘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们一起沟通解决。”一位村民的“开场白”,瞬间让现场氛围活跃起来。

谢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健坐在人群中,把笔记本摊在膝盖上说:“今天我们先聊土地租金这件事,大家有疑问尽管提出来。”

高健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接连提出土地租金发放时间、核算明细等问题。

“您的意思是将核算明细张贴在公告栏里?”高健边听边快速记录村民们提出的问题,遇到不清楚的便主动追问。

经过半个小时的讨论,村民们关于土地租金发放时间、核算明细及公示方式等问题都有了明确答案。

刚解决完土地租金问题,村民们又提出了新问题。

“为什么村西头垃圾桶里的垃圾好几天没有人清理?”“能不能帮在家的妇女找点零活干?”……对于这些问题,高健逐一记录下来并当场回答:“关于垃圾桶的问题,我中午就联系清运队来清理;就业的问题,我下周去镇里的服装厂问问,一有消息就通知大家……”

“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就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先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高健告诉记者,自今年6月谢庄村建立“板凳会”议事机制以来,村干部用“蹲下来听”代替“站着说”,已解决20余个群众关心的问题。

“俺孙子生病后,我找高书记帮忙,他就带着我去申请补助。”村民蒋荣友感激地说,“板凳会”让群众的心里话有处说、难心事有人管。

村民王邦彩笑着说:“如今村里谁家有事,谁就盼着开‘板凳会’。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管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