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盖1.2万人次
宿迁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撑起“法治守护伞”
本报讯 随着新业态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其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宿迁创新推出法律服务“组合拳”,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撑起有温度、有力量的“法治守护伞”。
近日,记者走进宿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看到律师正通过直播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普法宣传;在休息区,值班律师耐心解答外卖骑手们送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日常的送单过程中,如果遇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问题都可以过来反馈,都有律师及时地给我们解答,在这里感到非常安心。”外卖骑手王小威说。值班律师邬静怡介绍,“每周二、周四上午,我们会在这边坐班,主要针对新就业群体,像外卖骑手遇到的拖欠薪资的问题,还有交通事故需要进行法律咨询。如果他们需要进一步申请法律援助,或者需要委托律师,我们也会将其进行分流。”
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司法部门的精准发力。宿城区司法局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专设了“法治驿站”,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于一体,让劳动者足不出“圈”就能解决法律困扰。目前,已有35名专业律师走进“法治驿站”,开展法律宣讲30场次,提供线上线下法律咨询近2000人次,转办法律援助申请5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100多件。
针对新就业群体“云端工作、路上奔波”、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不断织密法治服务网络。线上依托“法治宿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累计发布风险提示和典型案例130余条,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线下则联合多部门,在商圈、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举办法治集市、图片展览和文艺演出60余场,有效提升了群体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
此外,全市还设立了26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精准识别学法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与素养评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宿法通”平台全天候运行,由专业律师和志愿者组成服务团队,开通维权“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咨询、预约办理等一站式援助。今年以来,我市已办理新业态群体法律援助案件30余件,切实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下沉”,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还组织律师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推动服务直达一线。近日,在宿迁经开区一家快递站点,律师团队定期上门,不仅带来贴合行业实际的实用普法宣传,还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为一线劳动者排忧解难。
今年以来,我市还聚焦行业特征精准研判,累计发布法律风险提示80多条,指导相关企业落实整改,覆盖达1.2万人次,切实提升了新业态用工规范与权益保障水平。
(时艺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