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标准引领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届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定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这一主题凝聚了全球共识的规范,为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光明、更繁荣的未来提供了可能,让我们认识并支持标准在塑造美好世界中的关键作用。本报今日简要回顾标准化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 本报记者 马凌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围绕我市“615”重点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标准提升工程,积极组织标准化试点,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引导力度。近年来,我市下达的标准化建设奖励资金持续增长,有效激发了全市各类主体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十四五”以来,全市获批并建成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建成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2个。标准制修订数量大幅增长,仅去年以来全市就主导和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70余项。各类标准的制定和试点的创建对我市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标准引领“智造”升级 改革带动质效变迁
在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组建酿造(酒)产业的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充分发挥我市酿造业在全省、全国的引领性作用,加快推进酒都宿迁建设。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已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11项、行标地标团标21项、企业技术标准224项。特别是主导修订的中欧互认国家标准《GB/T 22046-2025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洋河大曲》成功发布,有力提升了民族品牌的国际地位。推进标准化与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机械臂、无人运输车在系统标准调控下精准作业,对十二大类2000多个工艺点、4500多个数据点进行分析建模。智能化酿酒标准的实施,使生产效率提升2.5倍,人员节约57%,吨酒成本降低35.5%,优级品率提高10%至15%。
标准化同样是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宿迁南钢金鑫轧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球扁钢》国家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企业国际竞争;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主导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化学纤维》国家标准,引领化纤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光稳定剂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主导制定了3项行业标准,填补行业空白,项目实施后,生产计划准确率提升2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能耗下降15%,年节约电费约200万元,同时,该公司还完成了1600余页的制度管理手册,为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作为全国家居工业玻璃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填补了领域空白,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向“依规发展”转变,推动行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转型。
检验检测“双轮”驱动 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检验检测则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市纤维检验所筹建的省新型化纤及功能纺织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运行,通过建立标准体系,中心内部管理、检验能力、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并发挥干茧公检的预警作用,为企业及时排除风险,为茧丝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该所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絮用纤维制品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重点服务我市化纤及功能性纺织材料产业,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在化学纤维和高端纺织产业领域的话语权。
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严格按标准对食品、食用农产品、轻工、建材等3850项产品参数进行检测,为全市相关产业提供坚实可靠的检测数据。该所的省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酒类食品)已初步建成,围绕酒类食品的质量安全与技术创新开展可持续性系统研究,推动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积极参与《T-QB智能制造白酒行业应用 生产过程智能监控平台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制定,为我市白酒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作为民营企业的江苏威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智能家电检测领域积极融入行业生态,主导和参与制修订10余项国家标准,牵头或参与制定超100项团体标准。该公司还将视野投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并成功获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标准局授权,成为其“出口前符合性验证”服务提供商。该公司类似业务正在泰国、坦桑尼亚推广,预计年度新增收入500万美元。
标准体系“立体”运行
试点领航产业迈进
我市标准化工作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泗洪洪泽湖湿地旅游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对旅游服务全链条各环节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优化旅游服务方式、提升旅游服务效能、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建成全国生态示范景区,带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旅游助农脱贫致富路径,为全省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泗洪旅游标准化工作样板。沭阳县铭和养老服务中心在建设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过程中,研发了医养结合标准化管理系统软件,把标准化管理与养老服务要求结合为信息管理模块进行固定,实现服务内容可视化、服务模式统一、服务信息可追溯。该中心还参与制订了江苏省地方标准《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为全市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作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现代蔬菜产业标准化工作,不断研发新产品,并实现专利技术标准化,参与制定《水肥一体化设备》国家标准,积极创建省设备番茄数字化生产技术标准化试点。该公司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椰糠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苏宿工业园区牵头起草的江苏省地方标准《共建园区建设指南》成为全国首个共建园区建设领域的地方标准,为全省全国共建园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经验。
“十五五”期间,我市标准化工作将围绕服务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省功能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加快推动洋河股份牵头组建酿造(酒)产业的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带动更多企业提升标准话语权。协调各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市县区联动方式,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要标准培育挖掘,跟踪重点国际标准线索,寻找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突破口。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大数据运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全市标准化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结合具体产业门类和企业特点分类施策,持续提升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水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