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
2025年11月06日

“绿色发展沿河行”系列报道

支口:融合发展焕新颜 绿富同兴结硕果

■ 本报记者 马爽 陈琦

深秋时节,阳光正好。11月4日,宿城区支口街道新区花鸟市场内,啾啾园艺门店的工作人员管秀正对着手机镜头直播,向网友展示一盆盆泰国米哈仙人球。“大家看,这个品种夏天一周浇一次水,冬天半个月浇一次水,颜色还会随着光照变化。现在‘双十一’预热,下单还有优惠!”管秀熟练地介绍。她身后的温室大棚里,各类绿植错落摆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谁能想到,这片热闹的市集几年前还是一片零散闲置的地块,农房十分破旧,垃圾杂物堆积。“支口街道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和土地流转,把30多亩碎片化土地整合起来,新建了6万平方米的花鸟市场。”新区花鸟市场负责人高准告诉记者,如今市场已入驻商户24户,不仅让“脏乱差”变身“绿富美”,还带动当地100多户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

这样的“空间绿”实践并非个例。“十四五”以来,支口街道始终以“盘活资源、惠及民生”为导向,先后推进新区花鸟市场、康堡菜场改造、陆刘再就业一条街提升、支口老街文创街区改造等20个民生项目。目前,支口街道5个社区经营性年收入合计超500万元,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城乡人居环境与居民收入同步提升,为城乡融合发展筑牢了“富民根基”。

离开新区花鸟市场,记者沿着宿迁大道一路西行,来到探楚社区红果庄园田园综合体。依托探楚社区百年山楂文化底蕴,这里以山楂规模种植为核心主题,统筹布局了山楂规模化种植基地、特色盆景园、葡萄种质资源库及桃园,从种质保护到风景观赏,再到互动体验,构建起“一核多辅”的特色产业体系。“我们种了260亩葡萄,阳光玫瑰是主打品种,一亩地能产2000多公斤,一年收入差不多200万元。”江苏爱上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范远凤笑着说,园内平常用工30人,采摘旺季雇用100多人,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红果庄园田园综合体的“绿色价值”,远不止田间地头的收成。探楚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勇领着记者走进加工车间,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整个综合体种植面积约1500亩,除了种植葡萄,还有山楂、桃等。现在加工车间里正赶制蓝莓山楂条、桑葚山楂条等7个品种的深加工产品,预计10天左右就能上市。”赵勇介绍,“每到周末,不少市民会带孩子来采摘水果,现场体验做山楂球。我们把‘种植+加工+旅游’串成链条,让普通农产品变成了文旅‘香饽饽’。”

以农业为基,促三产融合,支口街道的“农业绿”扮靓了乡村,激活了发展动能。“十四五”以来,支口街道的经济总量从7.05亿元增长到13.6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700元,生态优势正一步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

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引擎”。在宿迁市德誉传媒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地向粉丝推荐产品。“公司现在有86名娱乐主播,粉丝量有几百万。接下来,我们重点发展直播带货,要把支口街道的山楂、葡萄等农副产品‘推出去’,预计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宿迁市德誉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也说,企业“落户”以来,支口街道提供了不少帮助,还主动推荐商户产品,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宿迁市德誉传媒有限公司的发展,是支口街道“数字绿”赋能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支口街道积极打造“数字经济+科创服务+智能创新”数智云谷项目,已吸引云熙科技、云图科技等26家企业入驻。“十四五”以来,支口街道累计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9个,带动500余人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十三五”末的3.5万元增长到4.47万元。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紧扣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支口片区高质量发展。”支口街道党工委书记沃恒军表示,将在“城市更新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农文旅融合、和美乡村建设”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街道样板。

从闲置地块到活力市集,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庄园,从线下经营到数字经济,在“三绿”实践的引领下,支口街道正以多元产业激活城乡发展动能,让生态美与产业兴、百姓富同频共振,在运河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