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声
2025年11月06日

未批先行?基层治理不能逾越红线


本报记者 白岩贺

■ 见习记者 臧 鑫

一般而言,农用地性质改变需要合法合规的变更手续,这是保障村民权益、严守生态红线的重要手段。最近,市洋河新区洋河生态旅游产业园兴跃村秦庄组村民反映,组内集体鱼塘被回填,还倾倒了不少垃圾,影响村庄环境。

记者来到现场发现,原本规整的方形鱼塘,在东北角出现了一片泥土回填堆积区域。现场除堆积泥土外,还散落着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较多难降解塑料袋,整体环境状况较差。当地村民介绍,这处鱼塘面积约14亩,是村集体所有,此前已承包给养殖大户,在灌溉用水紧张时,还可临时为周边农田供水。十几天前,夜间有车辆将垃圾运至此处倾倒,想要将鱼塘填平,被村民及时发现并制止。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原来是村部打算改变鱼塘用途,想把鱼塘填平。“事先也没跟我们商量一下,就开始填这个鱼塘,你看那里面的水都抽完了。”村民无奈地说。

堆放在鱼塘边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小影响。“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垫上以后,下面的土壤层就没之前好了。”部分村民担忧地说,很多塑料袋被埋入土中,若不及时清理,可能会污染土壤环境,影响农业耕作。此外,该片鱼塘区域紧邻灌溉水渠,填埋行为已造成部分水渠堵塞,后期农业生产用水时,村民可能会面临用水不畅的麻烦。

秦庄组的鱼塘为什么要填平?填平是否合理?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找到了兴跃村党支部书记王浩。“想对鱼塘区域申请设施农用地的,准备盖一些农业厂房,所以我们决定给垫起来。”王浩解释,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委会计划将鱼塘填平后申请设施农用地,对外出租建设养殖厂房。为此,他们已将鱼塘租金全额退还给承包大户,前期村部也召开了支委会、党员代表大会等会议,对此事进行研究讨论。由于信息未能及时告知大家,导致部分村民对情况不了解,从而引发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用地转建设用地须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若填埋导致土地性质变更未获批,可能构成实体违法。对此,王浩表示,回填行为暂时没有获得相关手续和许可。“资规局的意思是这个手续可以走,目前手续还没有下来,但是填埋是没有问题的。”

手续还没下来,就先回填鱼塘,这样的行为是否合规?对此,市洋河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陈顺利表示,他们赶赴现场调查后发现,村部自行运输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填埋鱼塘的行为并不合规,违反了《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目前已约谈该村党支部书记,责令其立即停止填埋行为,并将已填埋的垃圾清运至当地垃圾处理点集中处理。

针对在未取得审批手续情况下就动工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洋河旅游度假区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他们并未对该项目进行过任何审批,村部的行为不符合法定程序,后续处理工作将由产业园负责。“村里面准备做产业转型,想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但还没有经过审批,目前我们已经制止该行为了。”

编后 村委会擅自改变集体资产用途、未经批准先行建设,导致垃圾混杂填埋,该行为凸显了“重结果、轻程序”的思维方式。如何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确保村民大会、公示公开等程序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所幸,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介入,叫停违规行为并责令整改,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对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