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芹”致富 喜迎丰收

■ 施阳
11月3日,笔者走进宿豫区来龙镇侍岭社区水芹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工人们一边忙着收割水芹,一边忙着将水芹剪根、清洗、打捆、装筐……大家分工明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装满水芹的筐篓整齐排列,等待发往各地市场。
看着一捆捆水芹被打包装车,水芹基地负责人曹辉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今年一共种植了两个品种的水芹,分别是扬州长白芹和尖叶芹,亩产在5000斤左右,产量还是可以的。我们一般不打农药,不用化学肥料,都是用农家肥为底肥,有助于水芹的生长。”曹辉种植水芹有20余年,种植经验丰富,他介绍,基地采取错峰种植,保证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成熟的水芹可以收割,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水芹大部分销往北京、海南等地,还有本地的批发市场、超市、饭店等。”曹辉说。
翠绿鲜嫩的水芹从田间采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为周边群众打开了“家门口”就业的大门,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的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之前一直在外务工,这两年,家乡的水芹种植产业发展起来了,我就打算回到这里‘重新就业’,水芹种植基地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我挺满意的。”工人朱先锋身着防水衣,忙着对成熟的水芹进行收割,他表示,忙的时候一天收入将近两百元,现在手头宽裕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从零散种植到形成规模,从传统销售到线上线下联动,侍岭水芹正逐渐成长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在此过程中,侍岭社区始终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种植户规模化发展水芹种植,牵头成立宿豫区来龙镇侍岭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种植水芹科学技术指导,为水芹丰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合作社向种植户统一收购水芹,不断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水芹销路更广,群众种植收入更高,助力群众在“家门口”以“芹”致富。
侍岭社区的水芹产业,是宿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宿豫区以系统化思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重点打造“优质籼米、白羽肉禽”“休闲农旅、美丽田园”“都市果蔬、康养食材”三大富民产业集群,形成了30万亩优质籼米主产区、10万亩农旅融合示范区、10万亩都市果蔬产业带和10万亩康养食材产业带的产业布局,全面带动群众就业、村集体增收。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