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园区教育成为人人向往的特色品牌”
——苏宿工业园区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孙菲
■ 通 讯 员 陈红
进入9月,苏宿工业园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再次充盈着欢声笑语。宽敞明亮的教室,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多彩的社团活动,是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近年来,苏宿工业园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
教育,关系着一座城市的未来。从苏宿工业园区设立之初“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苏宿工业园区教育事业正以跨越式发展,书写着“未来之城”最温暖的民生答卷。
坚持教育优先
让教育成为城市发展“头号工程”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近年来,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2024年9月9日,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荣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时指出,教育是园区发展大局中最重要的营商环境,要做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事,营造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2025年1月25日,在苏宿工业园区2024年度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王国荣强调要围绕“最好的教育在园区”目标,积极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启动精品高中建设,更加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5年9月10日,王国荣在调研园区教育系统时强调,义务教育并非任务教育,要把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园区教育成为人人向往的特色品牌。
去年以来,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教育作为城市发展的“头号工程”,主要领导带头为教育解难题,各局办争相为教育工作提供“人、财、物”支持,持续攻坚优质资源供给、师资待遇保障等重点事项。从顶层部署战略,园区将教育工作摆到极端重要的战略位置,通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疏通职称评审渠道等举措,为增强教师的获得感不断“加码”,为园区教育的持续发展夯实中坚力量,创造了教育发展的“园区速度”和“园区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这些措施犹如和风,温暖了教师的心灵,让我们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更加安心。”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青年教师王涵说。
从人才政策到教师优先,教师获得了社会各界发自内心的礼遇。这些行动自觉的背后,是苏宿工业园区努力让教师群体无后顾之忧,更好投入教学工作中的坚定决心,也是以教育“软实力”筑牢营商环境“硬支撑”,让城市更有温度和活力的真实写照。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品质
9月17日下午,在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教师薛娜把当天的课后作业发给学生。令人惊奇的是,学生的作业题目竟然各不相同,甚至同样的知识点,不同学生的作业题型、复杂程度都有差别。
原来,薛娜通过学校的希沃课堂评价系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反馈,给学生布置了“个性化分层作业”。“系统生成的课堂报告能够提供客观的即时反馈、科学的指标体系和丰富的课堂观察应用,对学生作出更为精准的教学诊断,也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薛娜说,学校通过构建“平台+工具+数据”三位一体的智慧教学支持系统,打造数字赋能课堂场景下的随堂互动、随堂小练新模式。薛娜认为,这一变革借助数智技术,推动课堂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让学习真正回归人的成长本质。
这一生动场景正是苏宿工业园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品质的一个缩影。作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南北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完善功能配套、“招才引智”是园区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对此,园区坚持在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上攻坚发力,深化数智建设、队伍建设、南北共建,努力让园区学子享受更优质教育。
在深化改革方面,苏宿工业园区以适度超前的理念、改革创新的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健全全学段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积极构建学生、家长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持续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数智建设方面,苏宿工业园区深化“三学”课堂教学改革,建设特色课程和示范项目,提升教学、作业与课后服务质量。加快教育数字化,推进智慧校园和“互联网+教育”平台应用,让教育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积极创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
在队伍建设方面,苏宿工业园区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高级教师尤其是党员高级教师的“头雁效应”,强化内培外引,加大优秀师资引进和梯度培育力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施“校长及后备人才培育计划”,为教育管理队伍储备“先锋力量”,将实绩作为核心标尺。
向好而变,生动具体。在苏宿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淬火成钢,成为衔接资源与质量的“关键纽带”。
聚焦基础教育
让居民在“家门口”乐享更好教育
“走路8分钟就到学校,中午还可以在学校吃营养午餐,爸爸妈妈工作再忙也不用担心我的午饭问题。”谈起“家门口”上学的便利,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学生陈梓涵的脸上满是笑容。
夯实基础教育是提升教育实力的重要环节。去年以来,苏宿工业园区在“育人”“扩优”“提质”上做文章、下功夫,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基础教育成绩单。
学前教育迈向优质普惠。苏宿工业园区不断完善资源优化保障机制,普惠园覆盖率达100%,省优质园覆盖率提升至85.7%,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初步形成了“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基础教育格局。苏宿工业园区阳澄幼儿园获评“江苏省幼儿体育模范园”,优质学前教育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2025年,中考成绩稳中有进,四星级高中录取人数连续增长,普通高中上线率稳步提升,见证了苏宿工业园区教育的又一次提质增效、又一次自我超越。
体教融合工作亮点纷呈。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小篮球队在10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形成“中国小篮球看江苏,江苏小篮球看宿迁,宿迁小篮球苏外很亮眼”的良好口碑。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高中,上优质高中,是苏宿工业园区广大居民一直以来的愿望。为此,苏宿工业园区全力推进精品高中建设,大谋划、大手笔加速教育大发展,为区域教育链闭环奠定基础,让“全域均衡、全阶优质”成为园区教育的鲜明标识。
“我们正进一步落实办学规划,协同有关单位申请社会领域专项资金启动项目施工,同步对接优质办学团队参与建设,完成高中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与立项,确保工程与办学筹备高效协同。”苏宿工业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随着教育协同发展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苏宿工业园区安居乐业,园区基础教育布局向着更好、更稳行进。未来,苏宿工业园区将持续围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让一项项“民生愿景”逐一变成“幸福实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