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北街道
以“港城之声”破题 把理论宣讲送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讯 近年来,宿城区洋北街道牢固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以抓好理论宣讲工作为重点,创新打造“港城之声”理论宣讲品牌,遵循“月月到村(社区)”“一月一主题”的原则,深入村(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政策理论+文艺展演+榜样示范”的多样化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文明新风等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了理论宣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聚焦主题,让理论宣讲“有魂”。洋北街道组织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围绕服务园区发展、推进项目攻坚等工作,积极开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宣讲,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理论宣讲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该街道坚持将理论宣讲与服务群众、解决困难相结合,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推出“点单式”宣讲模式,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理论宣讲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
丰富载体,让理论宣讲“有感”。该街道积极整合基层阵地,组建由村干部、乡土专家、致富能手等人员组成的“挎包宣讲队”,用拉家常的方式阐释理论要点,打破“讲堂即教室”的固有模式,让宣讲走出封闭空间,将理论内容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该街道还精心创编了《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等文艺作品20余部,以快板、小品、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把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场景,让群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教育,让理论既“富”了内涵,更“沉”到民心。
建强队伍,让理论宣讲“有人”。洋北街道坚持“广泛动员、择优录取”的原则,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返乡兴村新村干、网格员等领域,重点选拔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强的人员,组建涵盖领导干部、先进典型、文艺骨干等不同层次的理论宣讲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专业化宣讲覆盖网络。为提升宣讲员能力水平,街道建立“需求导向—专题培训—实战锻炼”的闭环培育机制,定期邀请理论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宣讲员夯实理论基础、优化宣讲技巧;同时,将理论宣讲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把宣讲骨干纳入全周期管理,建立动态更新的宣讲人员信息库,通过标准化管理、多元化激励、精细化服务,让基层理论宣讲既有制度保障的“硬度”,又有服务保障的“温度”,为持续做好理论宣讲工作储备了坚实力量。
(刘雪 张晓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