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头街道
聚焦民生“微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窗”
本报讯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近日,市湖滨新区井头街道正式启动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本次行动以“清脏、治乱、增绿、提质”为核心目标,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通过“排查-整治-巩固”全流程管理,动员多方力量协同作战,以“绣花功夫”为居民打造干净整洁、宜居舒适的生活家园。
精准排查找“痛点”,一户一档建“底账”。行动初期,井头街道创新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和社区组建6支专业排查小分队,对三台山大道、宿沭路、宿塘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开展“拉网式”排查。工作人员以道路红线为基准,逐一核查沿街违法搭建的铁皮房、占道棚亭、私设围栏等,详细登记违建位置、面积、搭建人等信息,建立“一违建一档案”;同步排查道路两侧绿化带、人行道及隔离带内的枯枝断枝、落叶杂物、废弃建材、僵尸车等,标注清理难点与责任区域,形成问题台账,为后续整治提供精准依据。
依法整治有尺度,柔性执法添温度。井头街道坚持“先宣讲、后整治”的工作原则,提前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针对违建当事人,工作人员上门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耐心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讲清违建安全隐患与环境危害,争取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政策宣讲,引导5户居民主动拆除自家违建。对无人认领的枯枝杂物、废弃物料、僵尸车,通过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发布清理通知,预留3天自行处置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误解,真正做到执法有尺度、服务有温度。
聚力攻坚除“顽疾”,环线清障焕“新颜”。集中整治阶段,井头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200余人,分拆违、清障两组协同行动。拆违组带着专业设备,对3处拒不整改的违建依法拆除——从断电断水、拉警戒线到机械作业、废料清运,全程严格规范;清障组则重点清理道路两侧违停车辆,修剪绿化带内过密枝条,清运枯枝落叶、废弃建材和僵尸车。
创新机制固成果,群众共治护长效。“以前路边的铁皮棚占了半个人行道,而且树枝长得挡了路灯,晚上走路又挤又暗。现在拆了、剪了,路宽了,心里也敞亮了!”家住宿塘路的李师傅看着整治后的街道连连称赞。为巩固整治成效,井头街道同步建立“双巡查”机制:每日安排网格员巡查道路两侧违建反弹、杂物堆积情况,每周联合城管部门开展“回头看”,同时设立公开投诉电话,鼓励群众参与共治监督。
截至目前,本次专项行动已完成10条主次干道、2条背街小巷的整治任务,拆除违法建设5处,清理枯枝杂物300余处、僵尸车200余台。
井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聚焦道路环境精细化治理。对已整治路段开展绿化补植、路面修复工作,同步完善“拆后管护、日常保洁、群众监督”长效机制,推动道路环境治理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延伸,让每一条街巷都干净有序,打造宜居生活新图景,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赵小艳 曹晋通)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